扫码手机阅读

长生:不做王爷,去修仙

作者:随风刀 | 分类:玄幻 | 字数:61.5万

第186章 番外二——国灭

书名:长生:不做王爷,去修仙 作者:随风刀 字数:2153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7:48

乾国与林庭议和,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可也成功将四十万大军从西北撤回关内。

四十万大军,可不仅仅只是普通人。

一应配套的火炮、强弩、能穿透武夫防御的箭矢等,都具备完全。

甚至从金丹到练气,三个等级的修士也都是配备着的。

四十万大军的成功撤回,加上玥朝的隔空威慑。

周朝与武朝的勒索计划面临破灭。

先前就已经檄发天下的大周。

恼羞成怒。

……

乾朝国力逊于周朝,这几乎是整个天东的共识。

而其能屹立天东数百年,却不全靠‘嫁’出去的大皇子。

还有,南疆。

兵力、资源补充,粮食粮饷供给等等,其中高达四成都是从这儿掠夺的。

南疆。

乾朝的最南面。

也是整个天东的最南面。

这里有着最茂密的森林,最起伏的山脉,还有……国力纷弱的国家。

南疆广袤无边,若将整个地域加起来算,并不不小于乾国或者周国。

曾经有雄才伟略者,欲统御整个南疆而成一国度,然后与乾朝分庭抗礼。

但此计失败,高人被杀,南疆七零八落。

南方诸小国,尽臣大乾。

如此过去百年。

再无当初之修士群体。

南疆人心贪逸,无力再举兵反乾。

在乾朝有意无意的诱导捕杀下,有小国举全国之力,亦不能拥有一名练气。

例如,太康。

……

太康位于南疆最南

就算在南疆中,也是国力弱小的一国。

靠近乾朝虽然遭掠夺严重,可一方面也接受了乾朝的感染,国力得到提升。

反而越远离乾朝,越落后贫瘠。

说是七郡之地,可加起来人口还不及乾朝一郡,更遑论州和高高在上的乾都。

……

今日的太康,还是那般平静。

并没有因为王的离去而导致慌乱。

这得益于赵丞相与两班大臣的勉力维持。

丞相赵何在衙署当值完,正满脸疲惫的走出班房,欲回到家中暂歇片刻。

衙署外传来的急匆脚步声,将他那根疲惫的神经拨的愈发困倦。

但凡听到这个声音,老丞相就知道,又有紧急事务要处理了。

可这次,不等他开口唤人进来。

一个身穿红袍的老者就急急忙忙闯进。

老丞相皱了皱眉,因为惊慌失态的人是他的副手,太康的户部尚书。

“发生了什么事,要如此慌张?”

姓何的户部尚书气喘吁吁的停在老丞相面前。

指着外边颤声道:“大军……乾朝……”

老丞相一惊,抓着副手的肩膀瞪眼问道:

“我太康的三万大军,还回来了?”

“不……不是……是乾国的大军,已经到王都外了!”

赵何豁然起身,昏黄的眼睛凝成光束。

“什么?!”

户部尚书脸色哀戚,一屁股坐在地上。

“完了,全完了!”

“乾朝动用修士,将大军直接运抵王都,我太康三百年基业,全完了啊!!”

“夺我郡县、杀了军士、将我太康的国主都掳到了乾都。”

“如今,竟连最后的喘息都不肯施舍!!乾朝啊乾朝,你欺人太甚!!!”

赵何颓然坐下。

面对这些满满的恶意,太康根本无力反抗。

若是百年前,或许还能挡一挡。

可如今,就算整个南疆加起来,怕是也挡不住乾人的一次进攻……

老丞相颓然半晌,脑中想起了太康王临走前的嘱咐。

昏黄的老眼中溢出热泪。

他站起身,颤悠悠的走向门外。

何尚书见此,急忙问道:“老丞相,你去哪里?”

“去哪……”

“我太康还能去哪……”

“除了向乾人投降,献出王都,避免死伤,还能如何……”赵何失魂落魄的呢喃自语。

……

以雷霆之势袭来太康王都的乾将,本以为会受到一番以卵击石的阻挠。

都打算直接下令攻城了。

结果火炮刚刚架起,城门就自己打开。

一排身着红服的人缓缓从城内走出。

这行人以一个花甲老人为首,约二十来个,很快行至大军阵前。

耿辉将眼前的老者认出。

他沉默片刻后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赵大人……别来无恙。”

曾经接待过乾使的老丞相抬起头,看到耿辉的刹那,眼中悲意更甚。

他赶忙低下头,将手里的王玺抬起。

“臣太康王相——赵何……向天朝……祈降!”

“恳请大国怜我百姓疾苦,勿要再动刀兵……太康六郡之图册,全数献上,以求……臣服!”

哗啦啦之声响起。

在赵何的带领下,二十余个太康王公重臣,齐齐向前方的乾将和御史耿辉跪下。

只是他们的头垂的很低,眼里的泪光除了自己,谁也看不清。

随着王都重臣的归降,乾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太康王都,顺利将整个太康国纳入版图。

存在于天东南疆、立国三百七十二年的太康。

就此灭亡。

---------------

三天后,此消息传遍整个乾朝。

各个州县争先传报这一消息。

京都喜气洋洋,如过新年。

都在庆贺皇帝陛下又得一州。

先前城中发生的异动,仿佛都在此刻得到了掩盖。

泰安帝合上手里的邸报,脸上却无半点喜悦。

反而,其上的阴翳几乎将那张慈祥的帝容完全遮挡。

他随意的将邸报丢向桌面,抬头去看下座的太子奕和。

这时他的脸色才稍稍有些回缓。

泰安帝心中升起一丝考教之念,开口对最看好的长子问道:

“和儿,你觉得收复太康此事,对我大乾是好是坏?”

下方双手握着茶杯的皇太子奕和听到声音后,慢慢抬头。

“是坏事。”他轻声回答,声音毫无摇摆。

“为何?”

“借此事一能震慑南疆浮动人心;二能扩大我大乾版图,杜绝陈淮贼子起兵;为何是坏事?”泰安帝看着长子,淡淡道。

奕和抿抿纤薄的下唇,声音依然轻缓:

“但是,我们也彻底得罪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