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我来了
作者:触不到未来 | 分类:现言 | 字数:103.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63章
秦母话是这么说,顾瑾瑶还是看见了她眼底的失望。
这是生怕秦大哥不回来呢。
赵丽也在一旁气的不行。平日里再忙她都没话说。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不知道啊,还忙的不着家。就是找骂呢。
看她们这样子,顾瑾瑶她们也不敢动筷子。又过了一会听见大门响起的声音。
秦母刷一下就站起来往门口跑。一直跑到大门口看见人才佯装抱怨“回来了。饭都凉了,一家人就等你一个了。”
“妈,单位有点事。他们都不走,我也不能先离开不是。”秦明轩扶着秦母往院子里走。
“快洗洗手进屋吃饭了。这么晚了也不知道饿,你们单位都是喝露水的不成。”
秦母交代一声就进饭厅了。脸上挂着笑容。
“来来来,快吃吧。”秦父夹起菜往嘴里塞。他中午在老朱那吃的,两个大老爷们也做不了太精致的,一人下了碗面条吃了。他早就饿了。
晚饭吃的晚了,一家人狼吞虎咽的,也没关注做了些什么菜色就往肚里塞。等都吃饱了才有力气说话。
顾瑾瑶好奇秦大哥又办什么案子呢。只是有些事在结案之前是不对外公布的,她收起自己的好奇心去收拾残局。好让秦母有时间跟儿子女儿的说说话。
不过说了一个钟头,天黑透了,他们也都告辞回去。
秦母的眼眶有些红。
“妈,你以后就在京市住着。大哥,大姐他们有时间都会过来的。”
“对对,你看我,不过是几年没见眼皮子就变得这么浅了。”秦母擦干眼泪。
“你就是想太多,没事出去聊聊天不好嘛。”秦父安慰的拍拍秦母。
儿子,女儿都好好的,不知道老婆子有什么可伤感的。
第二天,秦母果然吃过早饭就找邻居们聊天去了。
顾瑾瑶也趁机去小院转转。
那院子一早就租出去了。她就在院子周围走走看看。见墙根儿、门口都维护的不错,也就放心了。
别看现在不是什么好地方。等开放以后,这一片儿少不了要拆迁。房子维护的好,以后赔偿款也能多领点。
这边好好的,她又乘公交倒腾到学校附近的小院儿看看。
现在学校还有学生,不过都是一些推荐过来上工农兵大学的。有的是工厂推荐的标兵,有些农村的连小学都没毕业。学校里的学生参差不齐,还时不时会来一场批斗。附近住的居民有些人人自危,并不像她们胡同里胡乱串门。
顾瑾瑶一路走来都有些安静。她轻手轻脚的走到自家门口。只见门上挂了一把崭新的大锁,绝对不是她之前的那个。
这倒难不倒她,用上次的铁丝把门锁轻轻的捅开,里面还有衣服在晾着。
“嘿,还真有人这么明目张胆了。”她在心里暗自嘀咕。
还好她早就把那些名贵的家具给收起来了,单单一个小院让他们先住着吧。
顾瑾瑶没去屋里,直接又把门锁锁好去找街道办了。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街道办的人还能不知道?
顾瑾瑶这几年变化也不太大,就是平时不关注她,也不会轻易认出她来。
“你好,郑主任在吗?”
顾瑾瑶走到办公室挨着门口的一位姑娘面前,轻声问道。
那姑娘抬头看了她一眼,指了指里面的办公室。“从这里进去左转第三间。”
“谢谢啊!”顾瑾瑶道谢后顺着姑娘指的方向找过去,发现已经不是以前的办公室了。
门牌上也确实写着郑主任三个字。
顾瑾瑶敲了敲门,等里面有人应声才推门进去。
郑主任抬头看了眼推门的人,眯着眼睛辨认了一瞬才想起来来人是谁。
“顾同志?”
“郑主任还记得我?”顾瑾瑶有些意外。
街道办的一年要接待多少人啊,她一个几年没出现的人,没想到还能在他心里留下印象。
“瞧顾同志说的,我们在街道办工作的,最要紧的一个就是要认人。”
这倒也是。
“顾同志这次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郑主任刚说完就想清楚了。“是为你那个房子来的吧?”
顾瑾瑶点点头“我刚刚过去看了一眼,发现房子的门锁换了。是街道办替我租出去了吗?”
郑主任有些尴尬“这个,我们街道办也是没办法。你那房子常年不住人,觊觎那房子的人多的是。你放心,现在住进去的人,我们已经再三侦查过了。绝对没什么问题。”
就算再没问题,自己家平白无故的住进去了陌生人,顾瑾瑶心里也不怎么舒服。
但是房子毕竟归在街道办下面,她还不能撕破脸。“那我过两年搬回来,房子还能要回来的吧。不要到时候房子归了别人了。”
郑主任脸色有些难看“这你放心。你要住进来的时候,提前跟我们街道办打声招呼,我会帮他们重新找房子的。”
“那就行,多谢郑主任替我费心了。”还好那些人不是随便住进去的。
顾瑾瑶辞别郑主任,一时有些无所事事。她都忘了问了,那房子租出去,租金到底归谁啊?
第363章
算了,一个月也没几个钱。就当花钱买平安了。
可是凭什么啊?买房子的手续也是齐全的。一年好几十的租金呢,这几年下来也有百十多块了。
顾瑾瑶纠结了又纠结,最后还是没要这钱。
她一个人,又是女子。万一闹翻了不值当的。
心情不好,顾瑾瑶连闲逛都没精神了。只怏怏不乐的坐车回家了。
家里没人,顾瑾瑶倒腾着往厨房里塞了些吃的,又把自己的房间好好的打扫了一遍。收拾出了不少以前的衣服。
用现在的眼光看几年前的衣服,也竟然觉得有些土气。也不知道以前都是怎么穿的下去的。
很多衣服都还不错,顾瑾瑶想想自己不穿了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收拾出来留着送人。
自己的收拾完,又把俩孩子屋里收拾了。他们的衣服不用说都是小了的。正巧瑾珩的二宝要出生了。老大也还能穿秦暖的衣服。顾瑾瑶干脆把它们都收拾出来能洗的洗,能晾的晾。
“干嘛呢这是。你还打算把它们收拾出来给孩子穿?”
秦母一开门就看见满院子的衣服。
“这不是瑾珩家的就要生了,我把这衣服收拾收拾,洗洗晾晾,给他们送过去。”
“这倒也是。这些衣服还都好着呢。我收起来的时候都是洗干净的。”秦母帮着一块折起来。边折边讲。
“这个是你大姐送的。她就喜欢这种花花绿绿的布料。妤熙小时候的衣服也这样。”
“这个是瑾珩买的吧。正好还给他家孩子穿了。”
“这件袄子棉花厚,永逸穿上胳膊都打不了弯。他那会好动,就不喜欢穿这件。你看,还跟新的一样呢。”
瑾珩家老二的预产期就在冬天。就是想穿这件袄怎么也得过两年了。
“妈你记得可真清楚。”她能知道孩子有哪些衣服,衣服的来源可就说不清楚了。不像秦母如数家珍。
秦母得意道:“那是,这些都是我给他们穿,我给他们洗的。能不清楚嘛。我今天碰着前面的老太太了。那家伙都瘦脱型了。”
前面的那个郝奶奶吧。顾瑾瑶对她的印象自来就不好,对她现状也不太在乎。还是跟着附和道:“是吗?宋爷爷退休工资不少,她怎么还过成这样。”
“还能为什么,年轻时候尖酸刻薄的。儿子儿媳都得罪了。现在自然没人愿意管她。”说完看了顾瑾瑶一眼。
“妈,你要是乐意,就再跟我回羊城呗。我可是很愿意跟您一块生活的。”
秦母摇头“你们妯娌都好处。我跟你大嫂也是一样的。”她要的也只是一个态度罢了。
顾瑾瑶也知道她们两口子是铁了心在京市不走了。就打算以后寒暑假都多带孩子回来住住。
翌日上午,顾瑾瑶八点多就到了第一百货。
别看她在百货商店工作,第一百货还真没来过。
这座大楼比她之前工作的商店气派多了。里面的地板都透露着贵气。
人家都说在京市买不到的东西就到第一百货看看。要是这里面也没有,那就是真没有了。
这也证明这里的东西不光贵,还齐全。他们第一百货的采购也是整个京市最多的。
顾瑾瑶抬头看了一会儿,张秘书跟小景也陆续到了。
“小顾等久了吧?”张秘书不好意思道。
“没有,我也是刚到。”
“顾姐。”小景有些腼腆,麻烦你们了,等办完事我请你跟张哥吃饭。
三个人去了楼上的办公区,张秘书拿着合同去寻他们楼里的负责人。
“你要找谁,我去帮你问问?”顾瑾瑶好奇道。
“不用了,我想先试试。”小景也二十好几要三十岁的人了,平日里自己谈合同雷厉风行的,真没顾瑾瑶见到的这么腼腆。她不过是在熟人面前不好意思。
既然她自己有计划,顾瑾瑶也不愿意多话。就在一旁等他们。
一直等了两个小时,小景先出来了。看她满面笑容的,应该是结果不错。
张秘书也是做领导秘书的,办事能力更是不在话下。紧随着小景后面也从隔壁办公室出来了。
“怎么样?”顾瑾瑶关心道。
张秘书举了举文件袋“成了。我要买票回去了。”
“不是,张哥。你这么急啊?票我帮你买。今天这个时候不定有没有票呢。等下一班吧。”
“瞧我,有些兴奋了。今天我请客,说不定我回去就升了呢。”
这也是个能升职的。也不知道第一百货有什么,让一个两个的百货公司都往这跑。还成功了就能升职。
张秘书升职应该就是从秘书下到下面单位做领导了。“那我就提前恭喜张哥了。”
“同喜同喜。你也要上九楼了吧,老李最多还能做两个月了。”
老李是九楼的,身体不适办了病退。不然顾瑾瑶也升不上去。
一起吃了饭,顾瑾瑶托人买了后天下午去羊城的车票。同样需要倒车。张秘书只需要去取票窗口报他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那我们羊城再见了。”临走时张秘书跟顾瑾瑶告别。
小景还想在京市在待两天,就没买票。“我先回去了,上次爬长城,现在腿还酸的不行。”
她也是紧张的狠了,听说走路走累了睡得香,脑子一抽就买了去长城的票。睡是睡得香了,眼睛睁开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那你昨晚没泡脚吧?走累了泡泡脚才能解乏。快回去休息吧。不然你这腿得两天好不了。”
她自己没啥事了,难得的近一个月假期都不知道干什么了。
顾瑾瑶刚到胡同口,就看到秦母手里拿着个鞋底子跟人聊的热络。
“事情办的怎么样?”
“都办好了。妈怎么纳起鞋底来了。”
她不记得家里有鞋底子啊。
“这是你胡大妈的,我帮着纳两针。”
顾瑾瑶闲着没事在一旁看着。
纳鞋底子也是个技术活。每一针跟针之间的大小间距都要差不多。还是个力气活。鞋底子十几层厚,还夹杂着浆糊。没点力气都拽不动针。
秦母纳了几针就纳不动了。“不行了,太费劲了。”
胡大妈就在一旁笑。“你这几年没干什么力气活吧。不像我,一年鞋得做十几双,手艺都是练出来的。”
顾瑾瑶也爱穿布鞋。布鞋穿着透气不闷脚臭脚。像秦明臻这样的穿着部队发的鞋一天下来脚臭的不行,还泡的发白。平时不训练的时候就让他穿布鞋。
这布鞋都是她从杜家庄找嫂子婶子定做的。自己把不要的布头送过去,要是有剩余的就当工费了。
秦母当然就不用练手艺了。
“小蒋命好。”
“嫂子这话说的,你家也不差。三个儿子抢着孝顺呢。”
“就是。上次我还见你家老大给你送肉。我家那个别说肉了,菜也不见他给我送两把。生儿子还不如不生呢。”
秦母笑着听她们白话。有些事都是从她们这些只言片语中了解的。
她这两天就把周围邻居们几年的近况知道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