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神兵世界之圣战

作者:焚天蝎帝 | 分类:玄幻 | 字数:65.3万

第195章 古代时期!悠久的历史长河!元曲四大家,石人一只眼

书名:神兵世界之圣战 作者:焚天蝎帝 字数:2788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5:23

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他们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朝大都,早年热心功名,一心想着当官。

只是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

“唉,身为汉人,就注定要低人一等吗?”马致远无奈的叹气道。

在这之后,马致远虽然做官了,但是始终只能担任地方小官吏,逐渐的心灰意懒。

“可恶!久居人下,真不痛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就自号“东篱客”吧。”

马致远晚年时,他退隐林泉,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是仕途并不显达,晚年由于不满时政,便隐居于田园中。

马致远他的作品包括《汉宫秋》《岳阳楼》《青衫泪》等。

其中《汉宫秋》最为着名!

白朴出生于金国汴梁的士大夫家庭,在他幼年时,蒙古军队攻陷南京,致使他与母亲失散。

“妈妈,妈妈!你到底在哪里啊?”幼年白朴大声哭泣。

在幼年时,就目睹了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他对朝廷充满了厌恶,以亡国遗民自居。

“我是金国的遗民,今生不做元国人!”白朴在心里发出此誓言。

“当今朝廷有意招揽四海贤才,以你的才学,应该入朝为官才是。”

“呵呵,大人说笑了。”闻言白朴大笑着道,“我白朴这样无德无才又闲散的人,怎么能去做官呢?”

“你……”

“大人要是没有其他的事的话,我就要出门游山玩水去了,告辞。”

白朴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荒凉境地的南方。

“可惜可叹,大好江南,尽遭荼毒!”

白朴曾追随元好问学习了很久,又在大都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

虽然白朴的作品如今仅存《墙头马上》和《梧桐雨》,不过都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

郑光祖一生性格耿直,虽然为官,但是他的同僚们都不愿与他为伍。

“哼!你们不理我,我还不愿理你们呢!”郑光祖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郑光祖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元杂剧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要把我的人生都奉献给艺术,艺术就是我的一切。”郑光祖下定了决心。

而且郑光祖的作品通过众多伶人的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我是属于民间的艺术家。”

郑光祖曾任杭州路吏,由于为人方正,在官场上并不得意。

在伶人(演员)中享有很高的声誉,都称他为“先生”。

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

关汉卿为金末元初人,他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唉,国破山河在,大不了以后到处流亡,怕什么!”关汉卿叹了口气,十分洒脱。

颠沛流离的生活增长了关汉卿的见闻,使他深深了解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出了书斋,才知道为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

关汉卿的作品生活面非常广阔,真实具体,其中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

“现在就让我写尽这不公的社会吧。”

关汉卿是元代剧坛前期的领袖,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所做的杂剧有六十余种,其中《窦娥冤》对后世影响力极大。

为了冲破文人狭窄的生活圈子,创作出了更多符合人民思想感情的剧本。

曾漫游杭州、扬州等地,与艺人歌妓为伍。

而关汉卿自称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知。

石人一只眼,在传说中,它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元末,国家政治腐败,物价飞涨,灾害连年,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元朝末年,由于皇室的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加上灾害连年,从而导致很多地方爆发农民起义。

1351年,元朝廷征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地的民工十五万人和兵士两万人。

让他们到黄陵岗开挖河道,疏通河水。

“真是可恶!就这年景还摊上这苦差事,真想反了这腐败的朝廷。”

“嘘!小声一点,你不要命啊!”

“这位兄弟说的好,这样的朝廷早该反了。”韩山童点头称好道。

“对了,你们有没有听到过一首歌谣?”

“什么歌谣?”

韩山童继续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真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吗?”

没过几天,这个传言就在河工中传遍了。

“你听说了吗?”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嗯嗯,我们都听说了。”

“大家都在传呢。”

在这之后,几个民工真的挖出了一座石人来,而且石人的脸上果然是一只眼。

这一情况让大家都惊呆了。

这件事很快就在开挖河道的十几万民工中传开了,大家以为歌谣已经应验了。

既然出现了石人,那么造反的日子也就到来了。

“咦,这是什么?”

“啊!大家快看,我挖到一只眼的石人啦!”

“什么?这,这……”

“原来传说是真的啊!”

只不过,这其实只是韩山童的计谋而已。

韩山童决心推翻腐朽的元朝,歌谣和石人其l实都是他用来鼓动大家起义造反的计谋。

“石人现身,这是上天要我们亡朝廷,赶走蒙古人,共享太平。”韩山童慷慨激扬地说道。

“赶走蒙古人,共享太平!”

于是,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号称明王。

部下刘福通,则是自称为宋将刘光世之后,封大将军。

这些都是山童安排的,他看到民工们被鼓动起来了,就在颍州颍上宣布起兵造反。

不料,起义军中有叛徒告密,随即元军前来镇压。

他的手下刘福通等人侥幸逃脱,而韩山童自己则是被捕遇害了。

“不好啦,明王,元军把我们包围了。”

韩山童一边组织突围一边道:“一定是有叛徒告密,大家不要慌乱,分头突围。”

在这之后,刘福通又把约定起义的农民召集起来,头裹红巾,组成“红军”。

很快,他们就攻占了颍州等一些地区,老百姓称他们为“红巾军”。

不到十天的功夫,就发展到了十多万人。

元朝政府得到消息后,慌忙中派军镇压。

“将军对方人数众多,士气旺盛,不可轻敌啊!”

“哼!这都是些拿锄头的农民而已,根本不足为虑。”

“不如先安营扎寨,观察一下敌情。”

“我爷爷带着几千骑兵就能纵横驰骋,你就看着本将军施展本领吧。”

“不好了将军,红巾军从三面杀过来了。”

“什么?怎么可能?他们看到我大元雄兵居然不扭头就逃,真是岂有此理,不可饶恕。”

“蒙古人,拿命来!”

“大家杀呀!”

“你们给我等着,本将军突然感到不舒服,我就先撤了。”

红巾军起义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继而出现了多支红巾军。

这对元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让元朝灭亡的丧钟敲响了。

紧接着,随着元末农民大起义,各地农民响应速度,出现了多支红巾军。

元朝政府虽然派军镇压,不过效果并不显着,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根本就没什么用处,依旧阻止不了元朝覆灭的丧钟。

这充分的展现了历史规律,乃是大势所趋,不可轻易去干扰。

在古代时期,此种情况同样也是每一个朝代王朝,最终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