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表姑娘死遁后,偏执世子发疯了

作者:苍月微凉 | 分类:古言 | 字数:36.7万

第155章 往事

书名:表姑娘死遁后,偏执世子发疯了 作者:苍月微凉 字数:2377 更新时间:2025-03-30 02:10:41

这是一张巨大的网,诬陷苏文挽的人,显然不是眼前这个绣娘。

在这上京城中,敢与谢瑾之抗衡之人屈指可数。

而谢瑾之作为五皇子的谋臣,此时更是代表着五皇子。

思及此,苏文挽已经知道背后的人编织了这么大一张网络的人,一定是和夺嫡脱不了关系。

那么,这背后的人,到底是三皇子,还是四皇子。必然有着两股势力的加入,因为要在京城实施这样一场神不知鬼不觉的完美犯罪,必须牵涉各方力量,而有能力布局这一切的人,必然是站在顶峰上的那几人。

如今,五皇子方才醒来,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出手。

对方组织完善,人证物证俱在,苏文挽知道逃不过这一劫。

她只请道:“小人受人构陷,还请太后,皇上明鉴。此人胆敢在陛下面前诬陷小人,还能实施这样一场天衣无缝的犯罪,可想而知,背后指数之人势力庞大,心思歹毒。还请陛下明鉴,小人身死事小,但国体安危是重!”

皇上萧凤鸣坐在皇位上,睥睨着下方,只见那绣郎大胆陈词,其眉宇之间一股正气,让他觉得十分眼熟。

想不到,这位来自江南的陆绣郎,小小年纪,有此见地,竟将朝中局势洞察清楚,还在此处提醒他不要忘了国体安危。

但他一个小小绣郎,怎会洞察这许多?莫非这少年和瑾之当真有所往来。

思及此,皇上萧凤鸣眉眼凝锋,继续睨着苏文挽,沉声道:“国体安危?不过是一场寻常命案,且能威胁国体危?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便不准巧言辩驳。来人,将陆绣郎押往刑部,此案交由刑部和皇城司着手查清。”

这时,那绣娘却站出来说道:“陛下,此案牵涉谢大人,交由刑部,民女恐…不公…”

萧凤鸣并不看她,只是起身,冷哼一声,转身道:“刑部是天下的刑部,是大周的刑部,不是他谢瑾之一人的刑部!”

皇上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底下的人俱是汗颜。

萧凤鸣又道:“送往刑部,此案由刑部尚书亲自定夺。”

李四原领命而去。

太后坐在堂上,紧紧盯着苏文挽,方才她仰头陈词之时,太后就注意到了她。

此时,她摩挲着手中的那方刺绣,陷入深思。这方刺绣,虽是苏绣,但其中的花绣用的针法却是不同。

这种针法,来自南国宫廷,由当年太国中宗皇后独创,当年她还是闺中女儿之时,曾入宫陪伴皇后,皇后将此种针法教给了她,后来中宗皇后故去,整个南国只有她知道这种针法。如今,堂下这个江南绣郎却采用了这一针法。

看着堂下那清秀少年的脸庞,只见他面容姣好,眉目动人,却是眼熟之至,太后眼神中有震惊,有疑惑,心中莫名动容。

两个侍卫拖着苏文挽的胳膊,正欲将其带走:

“等等。”太后发话道。

两个侍卫停下。

太后拿着那张绣帕,从堂上走下,越走近,苏文挽身上那种熟悉之感越盛,太后走到苏文挽面前,眼中满是柔情地看向她她,指着那花绣,问道:“这针法,是谁教给你的?”

苏文挽从她眼中看出几分期许,心中一愣,但还是诚恳地回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这是小人母亲留下的针法。”

太后心中大动,“你的母亲?她,她在哪里?”

“太后娘娘,小人的母亲已经故去。”

太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悲痛,又问:“你自小正在江南?”

“是的,太后娘娘。”

*

太后来到朝阳宫,这里空旷了近二十年,但一切布局和陈设还和往常一样。

只是物是人非,更加让人睹目伤怀。

朝阳宫,是当年大长公主萧鹤语的寝殿。大长公主去世之后,太后依旧派人驻守此处,有时太后会亲自前往昭阳殿整理,彷佛大长公主还在世时一样,有时皇上也会来到此处,毕竟鹤语是他唯一宠爱的亲妹妹。

太后走进寝殿,只见皇上萧凤鸣站在茶阁之外。

皇上转身,唤道:“母后。”

“皇上也在啊。”

母子二人一同来到了这故人所在之地,萧鹤语的音容相貌仿佛就在眼前,只是斯人已逝,往事成灰。

皇上搀扶着太后坐下,两人又谈了一阵。

皇上道:“我让人去查了那陆绣郎的身份,正如三郎侧妃所言,她的确个女子,但自小长于江南,陆家夫妇死后,便养在了顾家,和妹妹确实没有关系。“

太后道:“可那孩子,你也看到了,长得多像你妹妹啊,当年婉儿还在的时候,就和你的妹妹很像。”

皇上接道:“婉儿,是了,婉儿不像她的母亲,倒像她的姑姑。”

“看到那孩子,就让我想起鹤语,还有婉儿。”太后说着,满眼的悲伤,还有几分遗憾。

她顿了顿,又道:“那孩子一看就不是作恶之辈,如今却陷入了牢狱之中,无论如何,这件事必须查清,哀家倒是要看看是谁敢在皇上面前作歹嫁祸!”

“母后息怒。”皇上安抚道:“这件事,我已让皇城司去查,想必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嗯。”太后点了点头,“等那孩子释放之后,就让她来宫里为我做寿衣吧。”

皇上答应。

“皇上忙碌了一日,也该回去休息了。”太后面色忽然转冷。

皇上心中一沉,“母后……”他欲言又止。

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太后神色复杂,她看向身后的何姑姑,“若是皇后还在,婉儿也不会那么早走。她是怪她的父皇啊。”

当年,云婉公主想要嫁给兵部侍郎贺如华之子贺云亭,但因皇上介怀顾皇后与贺云亭叔父贺如卿之事没有答应,云婉本身体弱,又因为忧思过度,因此郁郁而终。

太后心中悲苦,念及萧鹤语,她更感沉痛,“想来,阿语也在怪我啊,是我一手将她送往南国的。”

何姑姑知道其中的往来,安慰道:“太后娘娘,这件事不怪你。”

太后却哭泣道:“当初为了大周的江山,为了维系中原和两国的平衡,我们牺牲了鹤语一生的幸福。”

“她是一个好孩子,为了大周,为了她的母后和皇弟,她才肯跟白无忌走啊。”

“白无忌将她带走,说好要护她一世,可到头来,还是香消玉殒!”

“都是我们一起做得孽啊!”太后越说越发悲痛。

何姑姑在一旁也感到心如刀割,当年南国太子白无忌前来求亲,执意要娶鹤语长公主,若是公主不从,便要发兵中原。

公主为了两国和平,不惜舍弃自己的幸福,远嫁南国。探花郎苏既明本该在京城上任,却也因心灰意冷放弃了皇上给的高官厚禄,回道江南做了一县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