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汉废帝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 分类:历史 | 字数:143.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9章 可愿与我霍禹杀入长安,推立新君,封王封爵?
田广明听到霍禹的这两句话,恨不得自己从来就没有长过耳朵。
因为这句话哪怕只是听一听,也够得上夷三族的罪过了。
田广明是霍光拔擢上来的武将,更是霍党的核心,但他还是没有做好成为乱臣贼子的准备。
收到霍显寄出的那封信时,田广明拿出了一个霍党对大将军的忠臣和感激。
他虽然没有决定要不要立刻率军返回长安为大将军助阵,但是至少决定先让大军开拔南返。
可是让田广明感到意外的是,霍禹的信接踵而至,里面光明正大地提出了田广明一同参与“清君侧,诛蔡义”的大计。
田广明以“情况未明,不宜擅动”为由,恳求霍禹再深思熟虑一番。
没成想霍禹不为所动,连续几次来信催促,让田广明所部加快南返归塞的脚步。
前几日,田广明率领四万大军刚刚抵达如今驻扎的地方,霍禹就再次来信,“强邀”他来营中共商大事。
田广明并不情愿,可是自己早已经上了霍家的船,只能来赴约。
此刻,霍禹当面问田广明这个问题,让后者没有任何的回避和迟疑的余地了。
田广明之前没有做好准备,现在同样还是没有做好准备。
他支支吾吾一番,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霍禹那刻薄的脸上露出了厌恶的表情。
以前,田广明这些人为了谋得高官厚禄,在父亲和母亲面前不知道有多谄媚。
如今真正到了用人之际,他们一个个却推三阻四,丝毫没有忠心可言。
“怎么,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田将军还没有拿定主意吗?”霍禹端着架子向田广明质问道。
说话的时候,霍禹不由自主地就模仿起霍光那副威严的模样。
但因为缺少执政朝堂中枢二十余年的阅历,霍禹看起来却更像是沐猴衣冠,显得不伦不类。
“小将军,此事干系重大,长安城如今的情况到底如何,我等一概不知,恐怕不能轻举妄动!”田广顺嗫嚅道。
“嗯?田将军不会没有收到从长安城送来的那封信吧……”
“那是我母亲亲笔所写,田将军难道以为是本将的母亲在欺骗本将吗?”霍禹不悦地说道。
“不不不,本将万万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那之后,长安城就再也没有过来信了……”
“而我也问过了来军中送粮的边郡属官,长安城的局面情况已经平息了下来……”
“说不定大将军已经稳定住了局势也未可知?”
田广明小心地遣词造句,生怕自己说错了哪句话,会得罪霍禹。
这倒不是田广明的托词,不只是他,霍禹等人也打探到了许多新的消息,长安城十月二十五日前的局势他们掌握得非常清楚。
这些消息有好也有坏。
大将军的病已经没有大碍了,并且很快就会回到朝堂上继续担任领尚书事、大司马大将军。
天子亲自到大将军府为霍显祝寿,并且赐给霍家可以免罪的丹书铁券。
霍成君要提前到未央宫当皇后了,这皇后的称呼以后会更加名正言顺。
……
这一个个都是好消息。
只不过,这些好消息中也掺杂着一些坏消息。
天子在短短几日的时间里,将长安城搅动得满城风云。
一口气就收拾掉了任宫、乐成和田延年,并借机还掌握了许多的朝权。
而最大的坏消息莫过于大将军在朝堂上请天子亲政。
两边相比,这好消息都是锦上添花,坏消息则是雪上加霜。
霍禹和范明友他们不是傻子,都知道这长安城的局面看似天子和大将军打了一个平局,实际上大将军输了。
因为天子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而大将军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小。
“既然田将军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那应该也知道县官亲政的事情了吧?”霍禹问道。
“这、这自然是听说了的。”田广明吞吞吐吐地答道。
“那田将军觉得县官真的会放过我们吗?”霍禹仍然是一脸的阴晴不定。
“我等此次出征并未犯什么错,而大将军又已经官复原职,县官没有理由,想必不会对我们不利的。”
从田广明的这几句话里就能听得出来,他仍然想要当“汉臣”。
这“大逆不道”的话终于惹怒了霍禹,他抓起案上的酒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田广明!”霍禹直呼其名,让田广明顿时愣住了。
“十年前,当你上门来,求着要当我霍家的爪牙时,就注定要做清君侧这件事情了!”
“现在却假模假样地要做县官的忠犬,不觉得太迟了一些吗?”
“没有把柄?”霍禹冷笑道。
“恰恰相反,这把柄到处都是,我等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旦走漏风声,都是族灭的大事!”
“田广明,你今时今日就要想清楚,到底是要做我霍家的忠犬,还是要做县官的忠犬!”
霍禹这时不只是直呼田广明的名字,更在话里话外毫不留情地骂他是一条“狗”。
第349章 可愿与我霍禹杀入长安,推立新君,封王封爵?
何止是欺人太甚,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可田广明愣是不敢有丝毫的愠色,反而憋得满脸通红,仿佛真的是自己犯了大错。
而与尴尬和羞愧比起来,田广明还有一些害怕。
今日如果他再拒绝霍禹的要求,会不会不能活着走出这个大帐?
霍禹太跋扈了,完全不给他这个领兵大将留任何一点颜面,他现在就算想要点头同意,也拉不下这个颜面来。
于是乎,这大帐中的氛围变得有些紧张和尴尬了,那油灯劈叭作响的声音,就如同众人此刻的心情一样躁动。
过了非常漫长的一小段时间之后,范明友有些做作地咳了几声,就出来开始唱红脸了。
“小将军莫生气,田将军也莫着急,这清君侧的事情虽然很紧急,但也不急在这几个时辰。”
范明友镇定自若地看了看其他人,确定没有人要站出来接话之后,才对着田广明往下说去。
“田将军,虽然长安城的局势已经平稳了下来,但是你也知道这局面终究是不可能长久的。”
“皇后确实已经入宫,但是怎么样也要在一年之后才能诞下龙嗣,看县官对霍家是越来越忌惮了。”
“如今县官又已经亲政了,我此刻还能手握重兵,但是只要一回长安城,这大军尽散,手中就没有任何与县官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到时候,纵使有大将军庇护和说情,县官要我们圆我们就圆,要我们椭我们就椭。”
“不如趁现在还有一支大军在手,在靠近长安城的时候,举起清君侧的义旗。”
“进可以推大将军和小将军为新君,退可以为大将军的助力,这才是正道啊。”
“假如乖乖地入城,然后听话地交出虎符,我等可还有任何一点反抗的力量?”
“田将军担心自己的家眷乃是孝和慈,但如果因此而畏手畏脚,沦为板上的鱼肉,家眷不也是难以幸免吗?”
“我等如果有这几万大军在手,县官反而会忌惮几分,加上大将军在长安城周旋,家眷亲戚反而安全许多。”
“小将军刚才也是想为我等谋一条生路和一个前程,所以才会如此急切,田将军倒是不能有任何的糊涂。”
范明友不愧是宿将,他吊起那双三角眼来,细细地说着,分析得头头是道,让田广明不禁又相信了几分。
“刚才确实是我操之过急,有一些失礼了,田将军见谅。”霍禹板着脸生硬地说道。
田广明是个聪明人,他连忙就坡下驴,再次称谢。
权衡再三,田广明的心里终于是横了下来,做下了决定。
他将那案上的酒一饮而尽,就打算要站起来说话。
然而田广明话未出口,这大帐的帘子就被掀开了。
在外把守的霍山走了进来。
“长安城来诏令了!”霍山将手中一个传信筒放在了霍禹的案上。
众人一惊一急,立刻站了起来,围到了霍禹的身边。
他们拆开传信筒,竟然从里面倒出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诏令,一样是书信。
霍禹先打开诏令看了起来,很快,脸色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紫。
他一言不发,将诏令交给其他人来传阅。
其他五人看完之后,脸色也同样不好看。
这诏令的核心内容就是让范明友所部人马归塞之后,原地驻扎,不可返回长安城。
但是范明友等人却要只身到长安城面圣,详陈征北之战的情形。
图穷匕见,天子想要做什么,已经人尽皆知了的。
此刻,同样的诏令应该也已经送到了田广明的营中,而田顺在几日之后也会收到同样的诏令。
除此之外,整个北地郡、安定郡和朔方郡的地方官也已经收到诏令了。
这意味着,范明友等人想假道回长安的计划彻底落空了。
“田将军好好看看吧,县官如此癫悖,竟然现在就要收走三位将军的兵权,难道伱还要犹豫吗?”霍禹嘲讽地说道。
“这、这县官身边有奸臣,一定是那蔡义和张安世等人做下的歹事!”田广明又气又恼地说道。
“既然如此,田将军可愿意与我等一同举大计,杀入长安城,清君侧,诛蔡义。”霍禹再次问道。
“清君侧,诛蔡义”之后,到底再怎样办,霍禹现在还没有说。
但是只要拿下长安城,后面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谋划!
“为了大汉的江山,本将愿受小将军的驱驰!”
霍禹阴翳的表情终于稍稍好看了一些,直到这时,他才拆开了那封来自他父亲的书信,与其余几人一同读了起来。
这封信中反倒没有说太多有用的东西,只是让范明友等人立刻只身返回长安城,不得有疑亦不得有误。
整封信几百个字读下来,行文的语气中散发着大将军平日的威严和颐指气使,而字迹也对得上,想来不会作假。
但是,这对范明友等人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霍禹在心中暗暗地摇了摇头,再次对自己的父亲表达了蔑视和嘲笑。
他想不通为何到了这个紧要关头,天子明明都已经把刀架在霍家的脖子上了,他还要执迷不悟,任由天子摆布?
难道,自己那在朝堂上精于算计的老父亲,就真的对大汉刘氏有那么坚定的忠心吗,简直不可理喻。
看来,父亲真的是老了。
霍禹待众人看完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走到了灯旁,将那封信放在火上烧了个干干净净。
“今日,我等从来没有见过这封信。”
“唯!”
霍禹又拿来一壶酒,倒在一个空出来的大漆碗当中。
接着就“铿”地一声拔出了自己腰间的宝剑,发狠似地在左手食指上划了一道,将血滴了进去。
不用他再多说什么,在场的其余几个人要纷纷照做,把自己的血滴在了酒中。
“我等今日歃血为盟,同饮此酒,共举大计,事成之日,人人都可封王进爵!”
霍禹说罢,第一个就豪气万丈地将酒喝了下去,然后又将酒递给其他几个人,一一喝过。
淡酒下肚,本来不至于喝醉,但是心潮澎湃,自然热血喷张,他们都有一些眩晕。
此时只是一个开端,还有许多事情要谋划。
首先,起兵的口号定为“亲君侧,诛蔡义”,但暂不向其他的将士布告,南返抵达灵武城下前再举义旗。
其次,要立刻派人给田顺送信,让他们继续加快赶回长安城,正确在长安城下与其他两路大军互为犄角。
再次,范明友和田广明两部南返归塞之后,合兵一处,齐头并进,一道向长安城近逼,一同来攻城拔寨。
最后,就是确定具体的行军路线和日程了。
霍禹虽然是霍党的主心骨,但从未指挥过几万人的大军,所以也有自知之明,将此事全部托付给了范明友负责。
范明友行事为人阴险狠毒,但是指挥大军还算是进退有度,短短半个时辰,就将进军的细节,全部敲定了下来。
“我等举事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在于兵多,劣势在于粮少。”
“所以行事起来一定要果断狠毒,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一路之上,要路过好几座大城,能打则打,定不能退缩!”
“另外,军中兵卒的来源颇为复杂,举事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亲信,稳住那些容易起乱的人,该杀就杀,亦不可犹豫!”
范明友一句一句地交代着,非常细致认真,看来他等这一日已经很久了。
刚才,众人歃血为盟的时候,都还有一些紧张慌乱和无从下手。
如今,有范明友这个宿将从中调度,把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众人的心都安定了许多。
“诸位放心,我等两路人马合在一起,有七万余人,是大汉最强的一支兵马,在这天下能畅通无阻。”
“北方各郡国的兵力已经都被抽调到五路大军当中,所剩不过老弱病残……”
“赵充国所部和韩增所部更是在几千里外,远水接不了近渴。”
“我等成事的胜算,在九成以上!”
范明友说完,却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这犯上作乱的事情,九成把握也是死路一条,于是连忙又补充了一句:“当今县官癫悖而不知兵,我等稳操胜券!”
……
范明友这一番鼓舞人心的话终于讲完了,大帐中的几个人立刻分头行动,各司其职。
范明友更是将明日拔营南返的事情又安排了下来。
霍禹和霍山去联络范明友所部其余的霍党——三路大军当中,这一路的霍党最多,也是最容易被他们控制的。
田广明也星夜朝百里之外的大营飞奔而去。
很快,这中军大帐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一个人影了。
所有的食物原封不动地摆在原来的位置上,预示着这场戛然而止戛然而止中透露出来的诡异。
在那越发昏黄的灯光下,更有一些蛛丝马迹散发着阴谋的味道。
信件烧毁后那一团黑的灰烬,地上四分五裂的酒杯,边沿沾着一缕鲜血的漆碗……
都能让人感觉到阵阵不安。
这时,已经停了几日的雪,忽然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整个大营先是有一阵惊呼和吵闹,很快去就又重新恢复寂静。
如果有谁可以飞到空中,俯视这绵延数里的汉军大营,一定会发现许多默不作声的黑影,时而聚集,时而离散……
他们给整个大营蒙上了一层变幻莫测的阴影。
这场雪下了一夜也就停了下来,浅浅一层的白茫茫,暂时掩盖住了许多丑陋的阴暗。
……
元凤七年十一月十三,范明友所部和田广明所部人马,总共七万人,同时拔营南返,向大汉边境进发。
未能在漠北立下战功的将士们不再沮丧,反而归心似箭,一个个都想要早点见到自己的双亲妻儿。
他们哪里会想到,他们信任且爱戴的主将,正带他们走上一条不归路。
出征匈奴没有死人,返回长安的路上恐怕要流血漂橹了。
不知上天能否庇护大汉,让大汉的好男儿少流一些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