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叶家的幸福小日子

作者:江南雨纷纷 | 分类:古言 | 字数:273.6万

第694章 叶货郎1

书名:叶家的幸福小日子 作者:江南雨纷纷 字数:2286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3:37

吃过晚饭,叶父就开始收拾明天要用的东西。

叶父之前的设想是一天去北街摆摊,一天去当货郎卖货,轮流着来。

没想到这段时间北街的生意一直不错,叶父就一直在北街摆摊。

不过时间长了,摊子上的东西,有需要的大部分都买过了,而且最近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卖杂货的摊子和叶父抢生意。

昨天摊子的生意虽然不错,但大头还是绣品和蜂蜜,摊子上的其他杂货卖得并不好。

叶父忧患意识很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还是要继续当货郎。

一来可以多卖点东西,二来可以在各个村子多收一些特别的东西,过来摊子上卖。

叶父也不是第一回当货郎了,对于哪些东西好卖、哪些东西赚钱多,早就一清二楚。

像好看的布料、碎布头、针线、农具这些实用的东西,虽然利润不高,但是买的人比较多。

相反,女子梳妆打扮用的东西,虽然买的人不多,但利润高。

这两类的东西,叶父都准备多带一些。

叶父明天打算去三个村子,方家村、小岭村和大山村。

方家村就在桃花村的隔壁,方家村最近几年开荒了不少田地,日子过得还是不错。手上有钱,自然舍得花钱买东西。

小岭村离大山村不远,也是一个靠近山里的村子,那里山多地少。

虽然小岭村并不富裕,但是山里的物产丰富,村里有不少人家都会硝制皮子,正好可以收一批皮子回来。

至于大山村,叶父再熟悉不过了,村里十分偏僻,往来的货郎十分少,每次去大山村都是赚得最多的。

叶父前几日已经在福家村的方铁匠那里,订了一批农具和厨具。

剪刀、镰刀,锄头,砍刀、斧头、菜刀和大铁锅一应俱全。

叶父把所有的铁制用品,都装到一个大背篓里面,最后将两口大铁锅盖在背篓的上面。

除了铁制品,叶父还和村里的木匠定了一批木质的东西。

唐大爷如今年纪也大了,这两年已经不做木工了,现在村里的木匠是唐大爷的二孙子唐小强。

唐小强和叶东林同龄,虽然年纪不大,不过木工方面很有天赋,做的东西一点也不比唐大爷差。

叶父把木盆、水桶、木簪子和木梳各收拾了几个放在一旁。

据叶父所知,小岭村和大山村是没有木匠和铁匠的,前几年这些东西在两个村子也卖得最好。

明天要去这两个村子,叶父特意收拾了比较多的木制品和铁制品。

另外就是女子打扮用的东西了,头绳和发带叶父各挑了10根出来。

因为是在村里卖的,叶父并没有挑那些丝绸做的价格高的头绳发带,而是挑了一些便宜实惠的。

胭脂水粉、手脂、面脂、头油这些更是少不了,这些小东西可是最赚钱的。

叶父将这些女子梳妆打扮用的东西,全部装在了一个背篓里面。

接着又挑了几匹颜色鲜嫩、适合小姑娘和小媳妇穿的麻布。还有黑色和灰色,这些适合干活穿的粗麻布。

大块的布头和碎布头也收拾了好多捆,最后叶父又收拾了一些便宜的针线。

叶父想到小岭村和大山村都是山多地少,连忙下了地窖,扛了两麻袋的玉米棒上来,稻子也拿了半麻袋。

第二天一早,叶货郎就赶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出门去卖货了。

桃花村的村头有一棵巨大榕树,边上还有几棵长得枝繁叶茂的桃树。

这个时候已经结束秋收了,家里也没什么农活,村里的人都闲着呢,树下非常热闹。

七八个年纪大一些的大娘围坐在一起,一边纳着鞋底,一边七嘴八舌地说着村里最近发生的各种八卦。

而年轻一些的妇人,在桃树下坐了一堆。

有缝补衣服的、有绣手帕的,还有纳鞋底的,嘴里聊着各种八卦趣事,手上也不忘干活。

在不远处,还有三五个游手好闲的男子坐在一起吹牛聊天。

周围还有七八个调皮捣蛋的小孩窜来窜去的。

叶父见村口人多,干脆把驴车停了下来,把车上的各种杂货都搬了下来。

驴车上的各种东西,叶父都分门别类用背篓装好的,很快就搬了七八个背篓放在驴车跟前。

也不用叶父叫喊,驴车太显眼了,一停下来就有不少人注意着呢。

叶父的卤肉铺子做不下去租出去了,村里的人早就知道了,村头坐着的这些人,平日里没少讨论叶家的事情。

村里的人都知道叶父在北街摆摊卖东西,只是没想到叶父居然又做回货郎了。

秋收刚卖了粮,大家手上都有些银子,一窝蜂地都围了过来摊子上。

“丰收,我要这两捆大块的布头。”

叶青梅的娘见摊子上的大块布头还不错,赶紧挑了两捆颜色差不多的。回去拼一拼,刚好可以给孩子做两身小衣服呢。

“好勒,大块的布头五文钱一捆,两捆一共10文钱。”

“这碎布头也不值钱,给婶子送一捆呗。”

“好勒,婶子你自己挑一捆吧。”

叶青梅的娘眼疾手快,马上拿了一捆最大捆的。

叶父高声喊道:“大家快过来看一看、挑一挑,买满10文钱的东西,免费送一捆碎布头。”

“还是丰收大气敞亮,我要这两捆大块的布头。”村头的王婶子家里有好几个小孩,这大块的布头也是给孩子做衣服用的。

“我这里有20文的东西,可以拿两捆布头吧?”一位面生的年轻妇人高声问道。

“可以可以,10文钱送一捆碎布头,20文送两捆,30文送三捆。”叶父声音很大,附近的人都听到了,摊子上的人就更多了。

这些碎布头,都是去陈家布庄进货的时候陈掌柜送的。

而且还是叶老太太和王春雨挑剩的那些不好看的颜色,叶父送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知道有东西送,精打细算的婶子、大娘们非常兴奋,家里缺的东西都在叶父这补全了。

婶子们前脚刚走,摊子上就来了好几位年轻的妇人。

相比精打细算的婶子,年轻的妇人更喜欢摊子上的那些胭脂水粉。

杨杏花的儿媳妇,前段时间才卖了绣品,大方地要了一盒涂手的手脂和一根木簪子。

其他的几位妇人都是只是看看,真正要买东西的人不多。

除了手脂和木簪子,叶父只卖出去了一盒便宜的胭脂和一些针线。

又卖了几文钱的糖块,叶父就收拾东西准备去下一个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