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基建群
作者:苏木衣 | 分类:古言 | 字数:63.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8章 夜入县衙
夜已深了。
天空黑漆漆的,只偶尔见到一点儿闪烁的星光,下一刻,又隐没在黑夜之中。
放在现代,这正是热闹的时候,街上霓虹灯长亮,街上车流不止,好像不管什么时候都闹哄哄的,不见安静的时候。
可如今,外头却是一片寂静,只很久才从远远的地方听见一两声狗叫。
苏洛换好衣裳,让江仇安与王二在家中等着,自己便准备出发了。
“苏娘子,务必小心,这事儿便是不成,我们也还有退路,提前回到山上布置,不一定就没有胜利的可能,但你要是被抓了……山上那些家伙,老朽我可制不住啊!”江仇安认真地嘱托,“能行就行,不行就退,万不可拿你自己的安危冒险。”
苏洛一口答应:
“知道知道,仇安先生你且安心,我保证好好儿地回来,待会儿还得跟小王运东西去呢,先走了啊。小王,你看着点儿仇安先生,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搭把手。”
王二一脸复杂:
“好的苏娘子,您放心,仇安先生这儿有我呢!”
他怎么也没想到,新跟的这个主子胆子居然这么大!
前一天他还是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平头百姓呢,今天跟着的新东家,就要夜闯衙门,冒充县太爷写公文发出去了。
其中一个,还是直接越过州府,发往帝都的奏折!
要是被抓到,那可真是要砍头的大事儿啊。
按理说,遇上这种情况,正常人要么就劝诫别干,要么也该及时退伙,离这些傻大胆越远越好。
王二却根本没有生出过这样的念头,心底隐约还挺期待的。
他们这位县太爷根本不干人事儿,南梁军潜入的消息,他多半就没当真。
真要把希望放在他身上,那这个镇子就完蛋了!
苏娘子这么做,反而是给大家搏了一个未来。
至于之后……
他也是看过苏娘子模仿仇安先生的笔迹的,还真是一模一样,连仇安先生自己没注意的小细节都很到位。
所以……那些公文肯定都是县太爷自己写的啦,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目送苏洛翻墙离开后,王二才转过头对着江仇安问道:
“仇安先生,咱们这院子的门特意处理过,打开也没有什么声音,不怕被别人听见动静啊。苏娘子干嘛不打开门直接走出去,非要费那功夫翻墙呢?”
江仇安往屋子里走的步子差点儿一个趔趄,想了好一会儿才说:
“可能是想提前适应一下?”
“有道理!”王二还真信了江仇安这随口说的理由,跟在他屁股后头进了屋子。
另一边儿,苏洛很快避开夜巡的衙役到了县衙附近。
镇子本就不大,平时也几乎没出过什么大事儿,要不是非得有这么一个程序,估计夜巡的人早就取消了。
如今也只是意思意思派出去了两三个人,懒懒散散在街上逛着,竟还有人在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显然就不是来干正事儿的。
估摸着夜更深一些,这几位就要找个角落窝着喝酒打牌去了。
一看他们的状态,苏洛也知道,县太爷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这是真的没把南梁侵入的事儿当真啊。
要不夜巡的队伍能这么懒散?
真要有敌方潜入,这样儿的队伍,有多少算多少,通通能够轻易拿下。
苏洛轻松地翻过了县衙的高墙。
她身上穿着一套利落的深色衣裳,脚步轻快,如一阵风掠过,落地时仿佛飘起的一片叶子,没有发出一点儿动静。
连县衙里养的大狗,都还安安静静在窝里睡着呢,根本没被她吵醒。
苏洛避开大狗所在的方向,按照白日里的印象,朝着后边儿摸了过去。
县衙此时已经没有人声,后院儿更是一片黑暗。
别说,这位县太爷除了爱钱骨头软,还真没别的太过分的爱好。
什么酒色啊,都没多少兴趣。
老妻并未带到任上来,却也没有另找姬妾,这会儿就已经入眠,也没有举办宴会或是找美人儿来跳舞助兴啥的。
这也方便了苏洛。
各种府邸的构造,还是金嬷嬷之前教过她的。
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用,此时却是正好用来让她分辨书房的位置——县衙可没有地图让她参考的。
这县太爷也没有多少警惕之心,府上的守卫能力一般,至今都没人发现,这里多出了一个不速之客。
苏洛很快找到了地方,取下头上伪装成发簪的玲珑碧波剑,往门锁那边划拉几下,就轻轻一推——门开了。
这还挺费劲儿。
毕竟她得尽量低调,不让那位县太爷发现有人冒充他写公文发出去的事儿。
所以这书房的门也不能简单粗暴地破坏打开。
玲珑碧波剑的锋利程度,要划开这门锁比刀削橡皮泥还要轻松。
苏洛还特意用的是发簪的拟态,控制住角度和力量,这才完整无缺地开了锁。
门开了一条窄小的通道,苏洛握住门框,一点一点地挪动门板,就怕出现开门的声音。
差不多能让她钻进去后,就没再开门了,一闪身进了屋。
把门一关,苏洛也不用去翻找什么东西,直接随手拿起几份公案,仔细研究起县太爷本人的笔迹。
佛像暗道中的那种神奇的“夜明珠”,此时可是派上了用场。
从包裹的黑布中取出来,刚好可以给她照明,而且面积不算太大,不用担心光亮透过窗户叫外面可能经过的人察觉。
“学习”完毕,苏洛又从怀里掏出了工具。
纸张、墨汁等等,都是她特意让王二打听过的,在镇上买的与县衙同款的样式,这样就不用消耗书房里的东西,递上去后也不会存在破绽。
墨汁都是提前磨好后,直接注入笔管之中,只需开盖就能书写。
这还是在山上时,苏洛与木工林师傅商量做出来的成品。
只是这东西如今还没有一个防止墨汁干涸的装置,所以只能短时间内使用,还需进一步改进。
但如今有些鸡肋的半成品,苏洛今夜却正好能用。
飞快地写完几份公文,又加印了县令的章,苏洛这才将一切整理还原,按原路出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