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霜月
作者:满城风絮 | 分类:古言 | 字数:1.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章 收下
一时之间,赵宝有些拿不定主意,姜淮月放软语气继续说道,“公公为皇上鞠躬尽瘁,乃是国之栋梁,世人谁不知公公清明廉洁,乃是举世好官,淮月知晓公公看不上这些东西,可这乃是淮月的一番心意,还希望您千万要收下。”
“大小姐真是客气了。”
赵宝脸上的笑意渐浓,虽说他是太监总管,可在宫中的正经主子面前,也没几个拿他当人看的,姜淮月一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让他觉得分外舒坦,于是伸手接下了簪子。
“大小姐无需这般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我常听祖父谈起,公公为人谦和,又体恤下人,如今一看,果然是这般。”
听着姜淮月的一番吹捧,赵宝得意的笑了笑,他把簪子塞进袖子中,“哎,承蒙院首大人夸奖,我曾与大人共事多年,他对我一向是客气有加,一看便知道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姜家,不愧是百年望族,只是可惜啊...”
赵宝摇着头,一脸的惋惜。
姜淮月闻言,沉默片刻,“是了,祖父到底是愧对了家中的列祖列宗,愧对了皇上的信赖,如今又丢下了这满院子的孤儿寡母,却不知日后有何颜面去九泉之下面对祖先。”
赵宝闻言眼皮一跳,见姜淮月神色黯然,便开口安慰,“我来时,大公主特意交代了,说让我善待姜家的女眷,还求了皇上,不许收了你们家女眷的嫁妆...让你们日后好好生活,你也不必太过伤心,这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公公说的是,只是祖父虽然有错,可打断骨头连着筋,到底是我的长辈,所谓百善孝为先,而今事情已经板上钉钉,我们这些小辈无法为他颐养天年,虽错不再我们,可到底没有尽孝,祖父罪孽深重,不但对不起皇上,梅妃娘娘,也对不起姜家祖宗。
若是祖先在天有灵必然不会原谅祖父,我们做小辈的既然无法对他尽孝,也只能替他在佛祖,祖先面前恕罪忏悔,以告慰梅妃娘娘的在天之灵,还请公公准许淮月将列祖列宗的灵位带回,日日焚香忏悔,不至于祖父死后永不超生。”
姜淮月说着,抹了一把眼角。
赵宝不由得叹了口气,看着狼狈如落汤鸡的姜淮月缓缓说道,“人之常情,应当,应当。只是不知灵位现在何处?”
姜淮月立马跪下,“先祖姜有道蒙太宗皇帝青眼,允许先祖在外悬壶济世,并赏了药铺济世堂,先祖感念太宗皇帝恩德,弥留之际便立下族规,让姜家后人将灵位放入济世堂后堂,以提醒家中之人不忘天恩,自此之后,姜家后代家主所有灵位都存放在济世堂。”
“济世堂...”
赵宝的心中咯噔了一下,手中的浮尘转了转,沉吟片刻才说道,“大小姐的孝心天地可鉴,只是并非我阻拦,而是我只负责查抄宅子,至于药铺那边则是由虎豹营的韩将军负责,纵然想帮忙,奈何有心无力,不过看在大小姐孝心感天动地的份上,我倒是可以引荐一番,只是大小姐能不能进去,就看你的造化了。”
姜淮月闻言心中松了口气,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若是此事过不了皇上的明路,便是拿了回来,保不齐日后也会因为这些灵位惹祸上身。
姜淮月沉吟片刻,冲着赵宝规矩行礼,“多谢公公,只是抄家一事乃是皇上的旨意,我擅自去取灵位,若是被皇上得知,岂非怪罪?若是连累了公公岂不是淮月的过错?”
赵宝瞥了一眼姜淮月,见她眼神清澈,并不半点惧意,不由得觉得有趣。
他就说嘛,天底下哪有白吃白拿的好事?
这不,事情就找上门了。
抄家这种事,自然是要抄的干净,莫说是灵位,便是一草一木都不能放过。
不过这丫头说的话,他听得着实舒心,且又不是什么金银珠宝,只是祖先灵位,帮她过一过明路也无妨。
赵宝打定主意,拿帕子擦了擦袖子上雨水说道,“大小姐的孝心感天动地,我虽然没有读过书,可是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我还是晓得的,更何况皇上仁德,又重孝道,便是知晓了,也不会怪罪。”
赵宝是皇上身边的老人,旁的不说,这种事情,他既然承诺了,就一定会做到。
见他信心满满,姜淮月的心也放在了肚子里,“既然如此,那淮月就多谢公公。”
赵宝摆手,“大小姐事多,还是留下身上的首饰登记造册后早些去,免得虎豹营贴了封条,再想进去,可就不是那么简单得了,小喜子,给大小姐带路。”
一旁弓着身子得小太监赶忙走了过来,冲着两个人行礼,而后带着姜淮月朝着外面快步走去。
来到门口,贴身侍女香桃青兰立马迎了上来,两人一脸担忧的看着姜淮月,“小姐...”
姜淮月将身上所有的首饰交给二人,又跟管家姜虎要了马匹。
趁着姜虎牵马的这段时间,姜淮月思索着日后该怎么办,姜家名下的田产铺子都已经被查封,只剩下女眷们的嫁妆...
可大梁的习俗,夫家不许动妻子的嫁妆,女子的嫁妆只属于她自己,若是旁人贸贸然动了,要缠上官司...
等姜虎把马牵过来,姜淮月也打定了主意,她牵住缰绳带上了帷帽冲着两人说道,“虎叔,你取我的嫁妆银子去街上雇马车,要快,不要拖泥带水,先顾着家中身体有恙的和孩子,若是马车不够,就去远的地方雇,实在不够就先把她们送到附近的客栈稍事休息,等把人放下来再来接她们!一定要保障所有人的安全!”
“是。”
姜虎接了命令,立马去雇马车。
姜淮月牵着马在原地转了几遭,丫鬟香桃和青兰眼泪汪汪的看着她,姜淮月继续嘱咐道,“香桃,照看好我娘,吩咐下面人,到了客栈或者是别院派人去买老姜,磨了姜茶,先给身体弱的灌一碗,免得她们起烧。”
“是,只是大小姐,你,你不能骑马去街上啊!要是让人看见了,您的清誉...您要做什么让奴婢去吧。”
青兰上前扯住马缰,红着双眼。
姜淮月叹了口气,她知道大梁对女子的管束极为严苛,也知道自己一旦上街,好不容易伪装了十六年的大家闺秀的名声就全毁了,在大梁就会变成人人唾弃,人人辱骂的荡妇!
可是,她终究不是大梁女子,不会觉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她看来,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命重要,名声这种东西至多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也有些不知该庆幸还是该难过,家中的男人们都不在,无人惩罚她不尊女德,但也,无人能在此刻护着她。
名声算得了什么?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这里,姜淮月低声对青兰吩咐道,“祖母不大好,等到了那边,你悄悄盯着她,莫要让她做出什么傻事。”
“可是,您一旦踏出这个门,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青兰跪在地上,声音当中带上了一丝哭腔。
马儿喷了个响鼻,姜淮月认真的看着青兰,“你当真以为今日我不出这个门,我的名声就会如以往一般吗?”
青兰愣住。
是了,她们家小姐被人退婚了,名声早已不在了。
不等两个丫鬟答应下来,姜淮月一扯缰绳便跟着太监朝外奔去。
天宫不作美,偏偏姜淮月走到一半,连绵了半个月的倾盆大雨,竟慢慢变小,最后更是变成了毛毛细雨,这半个月闷在家中的人趁机出来透气,一时间大街上到处都是撑着伞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人。
姜淮月一身鲜红的嫁衣自然吸引了一众人的目光。
“哎哎哎,你看看,那里居然有个穿着嫁衣的女人在骑马唉,大喜的日子这是要干什么去啊?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