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休掉皇上前夫后一统天下
作者:庆桑田 | 分类:古言 | 字数:37.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8章 边关告急
为了迎接镇国太后回归,言怀谨特意命人在惠州府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
宴会上,众人言笑晏晏,觥筹交错。
惠州府中一派和乐,殊不知百里之隔的官路上,一人困马乏的信使骑着烈马拼命驰骋,一边飞驰,一边扯着嗓子高呼道:“——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官路上的其他行人闻声皆为其让道,只见烟尘滚滚,眨眼之间信使已经飞奔远去。
千里之遥的华京紫宸宫。
言怀信早已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兄长他怎么还不回信!
而扼守边塞重地的将领早已尸首全无,化为一滩烂泥。
没有人知道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西境的部族在大历苦心孤诣地经营了多少年!
当西境三十六城先后沦陷的消息传回华京时,言怀谨早已南下惠州迎接镇国太后回銮。
与此同时,西南异族也频频挑衅,晏子绥早已遵从言怀信的命令,亲自率军镇守西南边境,以防突变。
京师重镇,他身为护国大将军,必须亲自坐镇华京,守护皇上。
那么西境迎敌一事就只能交给上柱国邹沐宸!
可是该死的!这么久了,邹沐宸他都没有回信!派去西境的信使皆是杳无音讯!
此时边关战事未平,朝内又有一干文臣喋喋不休,一个劲儿地上奏劝谏皇上和他这个护国大将军,一定要提防上柱国不臣之心!
提防个屁!
言怀信直接将边关奏报甩在了那名胡言乱语的老臣脸上!
如今大军来袭,西境沦陷,他们这帮倚老卖老的老东西竟还有心思在这里争权夺利,妄图撺掇他言怀信暗下黑手!断了邹沐宸所率宇卫的粮草!
他们哪来的脸!
想他言怀信虽说看邹沐宸不顺眼,但值此国难当头,众臣本应勠力同心,共渡难关,又怎可以一己私欲陷同袍于水火!
邹沐宸时任上柱国,以他如今的权势本不需要千里奔袭,前往边关险境坐镇,可他却偏偏能够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单凭这一点,他言怀信就敬他是条汉子!又怎么可能会暗下黑手,戕害于他!
此时的上柱国邹沐宸尚且不知朝中发生了什么,当他奔袭千里,来到西境边陲重地时,看到的就是十室九空的食人惨相。
这里的百姓早已饿得太久太久。
西境敌对的上百部落早已聚沙成金,形成了一统的羌族皇朝。
在大历海域八国混战的三百年中,他们早已派遣了无数的羌族人融入到大历百姓中,他们当中一些人成为了农民,一些人成为了士兵,还有一些人在数十年的辛苦耕读下,成为了享誉一方的地方官员。
也因此,这一次的战争才会突如其来,以势不可挡之势奔袭内陆。
而今邹沐宸扼守的就是位于西境的重镇——峪城。
当邹沐宸卫国西川,亲率宇卫奔赴峪城时,面临的就是主将弃城归降羌族的险局,万幸西川太守在此前率兵驰援峪城,在射杀峪城主将后抗住了军方的压力,死守峪城,这才扼住了羌族大军长驱直入的威猛势头。
然而形势并没有峪城众人想象的那般乐观。
邹沐宸此行前来的确是为了支援西境,然而大部队仍在路上,他所率领的只有三千宇卫以及帐下新吸纳的新军三万。
两年来军队改制进程稳步推进,原本军方以护国大将军言怀信、辅国大将军晏子绥、上柱国邹沐宸为主要势力,但从长远来看,军队只有握在君主手中,成为国家的意志,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安民四方。
因此,无论是言怀谨领导的内阁,还是以言怀信、晏子冉为首的军方势力,都对军中改制持以积极的态度,就连邹沐宸帐下的相关人员在重新规整后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邹沐宸本人对军方改制一事全然支持,只要是有利于她的,他必然赞同。
基于军中三巨头的首肯,军方改制一事稳步推进。
两年来,大历军队从原本的‘三分天下’变为西线、北线、南线、东线和中线五方部队,原有势力旗下的各个士兵在打散后随机编入五方部队,且各部三品以上将领每三年轮岗一次。
此次军改中,因为镇国太后缺席的原因,邹沐宸所率的宇卫与晏子绥所率的晏家军暂时得以保留,而言怀信所率的亲卫部队在言怀谨的再三要求下,彻底打散编入五方部队,自此言氏军队彻底成为了历史。
而这一次本该扼守西线的言怀信分身乏术,也因此距离西线最近的北线军队执掌者邹沐宸才会主动请缨,策马驰援西境。
但是也正是此次军方改制,才迫使羌族皇朝举兵南下,他们的王生怕大历此次声势浩大的军改扼杀了他们挺进南境的最后一线希望。
此次地方在大历的暗线潜伏多年,一举爆发,令西境各大城主太守着实无措,许多城池驻守的官员将士在睡梦中就被羌族奸细暗杀,而后便是城门大开、羌族军队长驱直入的噩梦。
羌族皇朝所吸纳的百余部族无一不是茹毛饮血的残暴之徒,他们没有土地,不擅耕种,恶劣的气候环境更是让他们习惯了游猎四方,烧杀抢掠,只要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他们就算成功的活了下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境沦陷的三十六城有大半逃来的百姓都经历过屠-城的惨相。
临时上任的峪城太守周旭周大人在心急如焚之际,收到了邹沐宸带队驰援的消息,这一消息令着实他喜出望外!
邹沐宸一行人在峪城太守周旭的热切期盼中如期而至,受到了峪城军民百姓的欢迎。
然而时不等人。
邹沐宸刚一入城,就命峪城太守及当地驻军首领交代西境现如今的情形。
对一切早有准备的峪城太守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峪城太守的奏报声中,邹沐宸及副将宇鹰、智囊袁段等人也对整个西境如今面临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知。
然而还没等新军歇息片刻,羌族呼邪单于亲率三十万大军围攻峪城的消息就传入了军帐。
邹沐宸止住了副将宇鹰的请战,这一次,他必须亲自上阵,会一会这位呼邪单于!
一个月来,峪城军民在邹沐宸的率领下抗住了羌族大军上百次进攻,将敌方大军牢牢地阻在了西川祁连山下。
羌族呼邪单于在城外百里的营地中却仍是不骄不躁,一个月了,想必峪城早已弹尽粮绝,这一次着急的该是峪城的守将邹大人了!
没有人知道这一个月来峪城的军民是怎样活下来的!
这里早已沦为一方孤岛。
原来峪城的后方昌城与夜城在奸细的潜伏下早已沦陷,落入敌手,而峪城就是楔入整片西川的最后一颗钉子,只要羌族大军无法按计划拔除这颗钉子,等到大历大军来援,攻破夜城和昌城的阻碍,峪城就能得救了!
然而现在一切都处于胶着之中。
峪城的百姓早已撑不下去了。
峪城太守周旭先是开仓放粮,等放完了官粮,征完了私粮,峪城已经陷入无米可吃的境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峪城在敌方前后两面的夹击下,早已沦为西川仅剩的孤岛。
可是邹沐宸知道,峪城太守也知道,峪城非守不可!
没有人知道羌族皇朝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究竟在整个大历海域埋藏了多少颗钉子!
今日夜城、昌城能够叛变,明日临安、华京就有可能沦陷!
而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守住峪城,阻挡羌族大军的进攻。
否则一旦敌方军队攻破峪城,就能够沿着祁连山脉的夹道一路南下,打开通往北境与南境的大门,到那时,大历的整片腹地就统统暴露在了豺狼虎豹的脚下。
这群早已饿极了的饕餮之徒,定会屠城戮民,无恶不作,而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老弱妇孺就只会沦为羌族大军脚下无辜的亡灵。
这是身为大历官员与将领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他们可以死,他们守卫的家国必须安然无恙!
十日后,峪城太守终于阻止了手下的劝谏,他佝偻着干瘪的身躯,向天而跪,叩首四方。
他在请求天地四方神明饶恕他的罪过!
他要做一件事,一件不得不做之事!
一日后,峪城军民在断粮一个月后终于吃上了肉。
看着峪城太守周旭亲手端来的一碗肉,邹沐宸眼都不眨,张口咽下。
新军中的众人见状皆效仿柱国大人,一边流泪,一边吃肉。
峪城太守见此情景不由鞠了一把热泪,背过身苦笑。
只因这不是普通的肉,而是人-肉。
他这一生,经历过漠城瘟疫,见证过大历一统,而今,他得以凭借西川太守的身份,除叛徒,诛奸佞,在危难之际与上柱国邹沐宸一同誓死守卫峪城,护大历万万百姓于身后,此心光复,此生足矣!
军中没有人知道,一日前,当他站在峪城府衙前,向峪城百姓坦言“城中无粮,愿乞尸而食”时的满心悲凉!
明明他是为护西川百姓而来,如今却反倒要向百姓乞尸而食,以供峪城军民果腹,与敌军拼杀。
而得到消息前来找他商议的上柱国邹沐宸邹大人却制止了他的行为。
邹沐宸说,乞尸而食,当从宇卫始!
周旭激烈反对:“我是峪城太守,这里我说了算!”
邹沐宸不让:“我是大历皇帝亲封的上柱国兼西线大都督,西川我说了算!峪城我说了算!”
周旭含泪从之。
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
如此惨绝人寰!
如此奇耻大辱!
他周旭发誓,定要让羌族单于血债血偿!
明日,他也定要与上柱国大人一起,出城迎战,上马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