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作者:酒道一杯 | 分类:历史 | 字数:8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章 封爵,太白县男爵
李世民登基之后兢兢业业,外有北方的突厥的南下,内有世家对朝廷的影响,还有朝廷的粮仓和金钱的空虚,都是棘手的问题,更何况还有这长安城外这近五万的流民,都令他痛苦不堪。
如今流民的问题算是有了解决的方案,他才能松了一口气。
这五万流民若是处理不好,不但会饿死很多人,也会给治安造成很大很大的影响,到时候强壮一些的流民走投无路之下,可能会铤而走险去偷去抢。
好在问题得到解决了,长舒了一口气后,李世民觉得玉太白越看越顺眼,说不定那“太白金星下凡辅佐”真要应验在这少年身上。
就仿佛是帝运加身,流民困扰之时恰好遇到了献上好计策的玉太白。
要是高明也有这般聪慧该多好!
李世民对着玉太白道:“太白啊,陪朕走走!”
玉太白受宠若惊,李世民身边的侍卫更是震惊无比,他们从来没见过皇帝陛下对人如此不设防备,才刚认识就说“陪朕走走”。
李世民和玉太白一左一右,在刚刚排好队的流民间走动,走了一会儿看到右武卫那四百人来了后,就进城了。
城里和城外天壤之别,令李世民唏嘘,见玉太白神色看着街道两旁的怅然之色,李世民好奇这少年在想什么。
“你在想什么?”李世民问道。
玉太白见这个皇帝先前的神色,也清楚他心中还是有老百姓的,也就不那么怕了。
“在想粮食和战争的影响。”玉太白道“我们小老百姓能吃饱喝足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毕竟民以食为天,草民此次来长安主要是想做点小生意,然后再买一片土地种一些高产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李世民一开始本能地觉得玉太白是在冒犯他,但细品后就发现这话实为真理,若是百姓饭都吃不饱还会拥戴他这个天子吗。
“陛下,若是能找到高产的粮食然后推广种植,百姓解决了温饱后,才有力气保家卫国,才有下一代,教育和科……额……和工具才有发挥的空间。”
玉太白也来了瘾,他喜欢看有关“三农”和经济领域的视频,虽然接触过很多东西,但很少有人跟他聊这方面的东西。
“教育是什么?”李世民有些疑惑的看着玉太白,因为那天机的原因,出奇地没有责怪玉太白谈论国事。
侍卫们也觉得神奇,陛下竟然跟一个少年如此谈论国事。
“额,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将下一代培养成才后,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可为陛下分忧!”玉太白摸了摸额头的汗。
很新奇的观点,李世民看了看玉太白,心道“粮食”和“教育”都是历代帝王都想解决的难题。
如今世家占据肥沃的土地,粮食也最多,可谓是地头蛇,他们可不会管百姓死活,遇到天灾还会抬高粮价。
这粮食该怎么增产是一大难题。
至于教育这方面,唐朝的读书人可不多,而且书籍昂贵,能读书的基本也都被世家拉拢。
朝廷可谓方方面面都被世家牵制。
“你有心了,来朝廷做官如何?”李世民已经动了心思,玉太白确实是个人才,更何况他也被太白金星的事情冲昏了头脑。
“草民还小,而且目前草民对农耕更感兴趣!”玉太白拱手道,去皇帝的一言堂当官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世民心中暗骂没出息的家伙,净想着去耕种,难道朕就有这么不值得辅佐?
李世民心中早已被弑兄逼父的弄得格外珍视自己的名声,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玉太白见李世民脸色不好,于是做了解释:“草民性子比较值,到朝廷任职可能会得罪很多人。”
“既然如此,朕赐你太白县耕地数百亩,过几年再进朝辅佐朕。”李世民不等玉太白推辞就在太监和侍卫的拥簇下离开了。
那几个侍卫一脸艳羡地看着玉太白。
翌日早朝。
到开设粥棚的环节时,谏议大夫,补阙和拾遗等言官纷纷谏言,呼吁朝廷应该增设粥棚,已解决流民温饱问题。
也有人指控程咬金,侯君集和李靖尸位素餐。
其中一位谏义大夫就当着程咬金的面慷慨激昂。
“臣要弹劾程咬金,侯君集和李靖和秦琼,这四人尸位素餐,不仅不能治理好城外流民秩序,还不能遏制泼皮捣乱,令流民不能食粥,还饿死了我大唐子民……”
“胡安你找死!”程咬金三两步上前就被秦琼和李靖保住,口中还怒喝连连。
“老子这几天兢兢业业,午饭都没得吃,起早贪黑的,你说老子尸位素餐,放开我,我要弄死这老小子!”
“臣弹劾右武卫大将军程咬金管理城东流民不当,昨日险些酿出人命……”
“臣弹劾右武卫大将军程咬金咆哮公堂,目无尊法。”
“臣附议……”
言官们纷纷上前,一个个似乎都对程咬金有很大成见。
“你们这群只会动嘴皮子的人才是尸位素餐,一群迂腐,一点忙都没帮上,只知道弹劾,我弹劾你大爷!”程咬金那身膘肉没两三个武将还真拦不住。
“臣弹劾程咬金目无朝廷,竟在朝廷之上污言秽语,目无王法,不尊圣上,罪不可恕。”
……
李世民面色不喜不忧,虽然程咬金言辞不妥,但说的也没毛病,这几天来来回回都是这些谏言,毫无实质性建议,这群文官大部分都还是世家的。
看来这些文官是对他提拔这些武将很是不满啊!
言官们见陛下久久没吭声,揣摩不到他的意思,声音也逐渐变小,只剩程咬金还在那里破口大骂。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琼,秦琼心领神会,然后出列。
“启禀陛下,臣昨日于南城偶遇一良人献良策,依此法臣已将城南打理妥当,流民取粥队伍井井有条,已无泼皮捣乱。”
言官们知晓秦琼虽为武将,却不是个莽夫,一言一行都十分慎重,见他如此说话,心中都有些质疑。
难道城南真的管理好了?
也有人不信秦琼认为他在欺君罔上,而且秦琼跟太上皇关系不一般,也不知新皇会如何对待。
“臣弹劾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欺君罔上,昨日城南都还有饿死的流民,秦大将军却说打理妥当,显然是欺君罔上。”
一有人带头,其他人也就跟了出来,一时间弹劾不断。
“启禀陛下,”魏征也站了出来,“若是秦大将军治理有方应当赏赐,若他欺君罔上,按律则当降罪。”
李世民见魏征也站了出来,这才开了金口。
“朕昨日已去过城南,那里确实打理的井井有条。”
魏征显然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陛下今日的气色好了很多,已不像昨日那般愁眉不展,看来城南的流民十有八九是处理妥当了。
谏议大夫胡安又启奏道:“启禀陛下,臣听闻昨日城南减少粥棚,流民队伍如长龙,显得朝廷吝啬,臣建议增设粥棚,以彰显朝廷慷慨!”
这回他倒是没在弹劾秦琼,显然是看到了陛下在偏帮,皇帝陛下对秦琼的态度一目了然。
其实这也跟治理城南以及玉太白有着不小的关系。
“臣附议,减少粥棚,岂不显得朝廷小气……”
李世民也是服了这群言官,偏偏讨论出结果之前他还得耐着性子听,于是道:“秦爱卿说说,昨日那良人献了何策!”
秦琼拱了拱手,向朝中的所有大臣解释了减设粥棚、拉长队伍的计策,又将原理解释一番。
初听之时,不少文官还纷纷训斥那是馊主意,但听到秦琼解释原理之后,顿时惊得久久不能言语。
魏征更是茅塞顿开,心中也对那献策之人好奇的紧。
“报!”太极殿外一个人影飞奔了进来,这几天早朝每天都有人通报流民的最新情况。
“启禀陛下,城南、城北、城东、城西流民取粥队伍井井有条,昨夜无人饿死,就在刚才已有三成流民返乡。”
“好!”李世民龙颜大悦,竟笑出了声,这可是他登基后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刚才那些言辞激烈的言官立刻见风使舵。
“天佑大唐,陛下圣明!”
一时间拍马溜须只言纷纷不断。
程咬金扣着鼻孔,越看这些言官越不顺眼,秦琼,李靖和侯君集倒是镇定得很。
魏征道:“陛下,既是那位良人献的良策,理当有赏,如此人才理当入朝为官,为我大唐出谋划策!”
一众大臣也得知皇帝称那人为“良人”,也没听道秦琼透露那人身份,哪里还不清楚陛下早就和秦琼商量好了。
陛下估计是不打算透露那人身份的,于是也都用“良人”代称。
“臣附议!”言官们纷纷出列附议,将功劳推给那个献策之人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可不想秦琼,程咬金等武将再获得封赏。
李世民点了点头,觉得男爵似乎有些轻了,于是道:“念那良人年岁尚小,尚未弱冠,入朝为官还早了些,朕打算封他为太白子爵。”
短短一句话就透露了很多信息,想不到那人还是个少年,估计陛下是不想那人被世家拉拢才出此下策,但过不了多久众人也会知道那人是谁。
“陛下不可,那良人即未弱冠,理当保留赏赐,待他弱冠再赏也不迟。”有大臣反驳,一上来就子爵,这还得了。
魏征道:“有功必赏,以彰显朝廷赏罚分明,子爵太重,臣建议封其为男爵。”
“那就封太白县男!”
众大臣:“……”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李世民开口就是子爵,这招得寸进尺之后,给玉太白封男爵的承诺算是兑现了。
其实李世民很迫切地想让玉太白为他效力,见他年岁和高明差不多,甚至动了让他陪高明念书的念头,但真要这么做阻力一定非常大。
而且玉太白很多想法大方向上虽然没错,却没有实质性建议,让他跟高明念书还有些早。
算算时日,也差不多到立太子的时候了。
此时朝中还在不停地对官员进行试错,合适的就上,不合适的就下,年底估计才能完全稳住局面。
城东处,昨天那被他救过的妇人已和其丈夫团聚,流民也返乡了很多,很多人在今早领取第一份粥的时候就离开了。
玉太白见没什么事了,就进城逛逛,看看有什么商机。
周伍已经成了他的跟班,这是秦琼交代的,说要负责玉太白的安全,毕竟流民的治理上才刚有成效,若是还有什么问题指不定还得仰仗玉太白。
没想到先前还朝玉太白瞪眼,现在却成了他的保镖,周伍觉得这世道变得太快。
玉太白昨夜住的客栈,就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虽然是秦琼掏钱,但他住得很不习惯,比在深山老林里还难受。
首先因为现在已经不再是深山老林,要洗澡得自己去打水,或者花钱买。
其次洗澡没有沐浴露香皂,连肥皂都没有,如果不是长时间泡在水里就很难洗干净。
这里的饭菜玉太白吃的也很不习惯,全部都是煮的、蒸的或者烤的,炒菜根本没有普及,而且煮菜的水平很差,还不如他在山间吃果蔬、打野味舒坦。
所以玉太白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着想,不得不谋划今后的柴米油盐和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