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回送死前
作者:冬日暖 | 分类:古言 | 字数:72.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0章 家宴
这院子里下人众多,还有一个外人在,李固怎么也不能丢这个脸:“不过是三千八百两银子而已,文信,去找甄管家给掌柜的拿银子。”
文信应下,转头去找了甄管家,甄管家一听一下要拿三千八百两银子,整个人都愣住了:“现在侯府的账上可没那么多银钱。”
自从慕舒云和李固撕破脸后,侯府的产业慕舒云就不管了,都让人陆续交了出来,侯府的所有开支都从侯府的产业中出,缩减了不少开支后才能做到收支平衡,眼下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钱。
文信只能把这消息告诉了李固。
李固脸色有些难看:“掌柜的先回去吧,稍后我让人把银子送去店里。”
掌柜的有些迟疑。
李固板起脸:“怎么,掌柜的难道觉着我北安侯府会欠账不成?”
“小的不敢,那小的这就回去了,只是这么大笔银子,小的难免是要向东家汇报的。”掌柜地笑着道:“那就不打扰侯爷用膳了。”
因着这件事,李固也没什么心情吃饭,回到自己的院子把甄管家找了过来:“怎么回事,怎么府中连这么点银子没有?”
甄管家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番。
李固皱眉:“那些铺子和庄子怎么就产出这么点?那些账对么?”
“对的。”甄管家道:“这些铺子和庄子的产出已经高于市面上的一般水平,比夫人接手前涨了很多了。”
“那怎么会入不敷出呢?”
“这些年为了让府中过的舒坦些,夫人一直用嫁妆补贴,所以未觉银钱匮乏,但没了夫人的补贴,光凭侯府的产业维持不了往日开销。”甄管家实话实说,他是府中的家生子,他父亲就是侯府的管事,他对侯府的情况是十分的了解。
在慕舒云嫁入侯府前,府中体面也是靠着老妇人的嫁妆撑着,之后有了慕舒云,这北安侯府的日子就过的非比寻常了。
“那这么多年也不至于连三千多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吧?”李固道。
“拿出来是能拿出来,但那样侯府就无法正常运转了,各院子的月银,衣食住行的采买,院子的养护...”甄管家列举了一堆:“这桩桩件件都是要银子的。”
最终李固只能掏干自己的私库,甚至还当了点东西才凑够银子送去了翠玉轩。
吃饭的时候,慕舒云笑着看向李卿棠:“你是故意的吧。”
李卿棠没承认但也没否认:“他自己要给我买的。”
慕舒云笑了起来:“死要面子活受罪,该。”
李卿棠见慕舒云笑了,心情也好了不少。
用过午膳没多久,宫中就派人来送了那尊玉观音。
李固千恩万谢,一顿恭维还拉着公公喝茶,然后又带着一群下人把来送礼的公公送了出去。
那阵仗生怕别人不知道北安侯府得了赏。
也不怪李固,自李固记忆中,这还是第二次在侯府接赏,上一次还是他父亲在的时候。
晚上为了这件事,还特意办了家宴。
听说宫里给了李卿棠赏后,大房和三房也都来了人,带着礼。
不过那礼着实一般。
府中男眷一桌,女眷一桌。
大房和三房的夫人见到李卿棠就是一顿夸奖。
坐在旁边的李卿鸾,在心底冷哼一声,一群要脸的墙头草,往常这些人都是围在她身边献殷勤,如今倒是连看都不看她一眼了。
“咱们棠儿姐不亏是侯夫人的女儿,这模样可真俊啊。”三房的夫人拉着李卿棠的手,亲热道。
大房的人不落下风,拉起李卿棠的另一只手:“咱这棠儿姐可不光是长得好,头脑也聪明,真是不知比我家那个女儿好多少,若是她遇到昨日那事估计只会躲在马车里哭鼻子。”
“可不是么,听说昨个儿死了不少人呢,还死了个要参加参加科举的学子,上午一群学子还去京兆府闹呢,说要给那死去的学子要一个说法,说是京兆尹大人亲自说明后,那群学子才离开。”三房的夫人道。
这个话题一开就拉不住闸,大房的夫人压低声音道:“我听说昨日那事儿是因着栖霞县主而起的,是她的马车拦住了路,还让侍卫驱赶百姓事情才变成这样,说是已经被罚去黄觉寺代发修行三个月,为死去的百姓抄经祈福,那抚恤银也是郡王府出的。”
李卿鸾听到这才明白早上栖霞县主为什么会那么对她。
李卿棠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微怔,陛下竟然会罚苏琉月?她以为这件事最终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来的时候发现驿馆那围了很多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大房的人道。
“听说是北辽人女干杀了一个寡妇,百姓去讨说法。”三房夫人道:“我的丫鬟早上上街时就看到禁军在追一个北辽人,看着那北辽人被禁军追的跳了河,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把人捉住。”
“那群人北辽人也太猖狂了,竟敢在乾国国都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大房夫人愤愤不平。
三房夫人叹了口气:“还不是北辽兵强马壮,咱们打不过呗。”
慕舒云实在听不下去开口问道:“菜准备好了么?准备好就上吧。”
李卿棠见到不远处老夫人被扶着走了出来,便也趁机把自己的手从大房和三房夫人的手中抽了出来,去迎老太太:“祖母。”
随着老太太的入座,家宴开始。
男眷那边主要就是一群人对着李固吹捧恭维,女眷这边也没差多少,不过在吹捧之余,也各有心思。
“咱们侯府这几位姑娘这些年真是出落的越发漂亮了。”大房夫人笑着道:“这棠儿和鸾儿马上就要及笄了,也不知这么好的姑娘最后能落在哪。”
三房夫人见大房的心思似乎与她一样,眼睛一转觉着得先下手为强:“我娘家的大侄子今年十八,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仪表堂堂,未来少说也是个进士,我那弟媳可是徽州富商,家境殷实,这嫁过去,肯定是会享福的。”
大房见状,里面又道:“我那外甥如今已经是举人了,那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嫁过去就是能做官娘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