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七十年代:下乡知青有物资

作者:姈月 | 分类:现言 | 字数:39.5万

第30章 分粮啦

书名:七十年代:下乡知青有物资 作者:姈月 字数:2193 更新时间:2024-11-16 12:42:14

这时候流行一句话:“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按规矩分配!”

具乔轻轻了解到的大概意思就是,队里交完了公粮,还要留够储备粮和下一季的种子,剩下的就要队里计算所有人的工分,然后按人六劳四的比例分配。

储备粮就是遇到问题应急的,村里猪牛的饲料,农忙时的口粮都包含在里面。

人六劳四就是先按人口分配六成,再按工分分配四成,有剩下的是余粮,余粮国家会回收。

但这时候农作物的产量还没有后世的高,基本很少剩余粮,余粮是不能再分配的,只能上缴国家。

余粮价格比平时高一些,算是队里的额外收入了。

有的大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每年口粮不够时还要向公社申请救济粮。

而像俞家湾这种队员勤劳,土地丰饶的大队,每年交公粮都是大兴公社前几名,储备粮也是留得足足的。

就这样还能剩下不少余粮,队员温饱不是问题的大队还是少数。

分粮那天,俞家湾大队又是喧闹的一天。

家家户户集体出动,带上工具往村委会的晒谷场而去。

知青院这边也是一样的,早早的去排队了,就这样晒谷场已经排起了长龙。

有些人家人口多,壮劳力也多,分粮时那才叫壮观,全家人一辆趟还搬不完呢。

乔轻轻看到后,心里直呼一声好家伙。

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那么多孩子了,这按人口分粮,在加上那么多壮劳力,只要不懒,这日子也能过得很红火嘛,没看到好些人那羡慕的眼光。

乔轻轻看了好一会儿,发现人均分到的口粮不少呢。

俞家湾大队之前夏收时已经分过一次粮了,规模没有秋收大,主要是分的小麦和油菜籽,那次乔轻轻没赶上。

这次秋收分粮,乔轻轻观察后发现人均分到细粮(稻谷)100斤,杂粮(玉米,豆类,花生等)400斤,红薯另外550斤。

这时候细粮基本都上交给国家了,农民都是靠着各种粗粮过一年。

当然,这只是分粮分到到的口粮,俞家湾大队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也种了红薯,这些粮食一年下来也够了。

乔轻轻在心里大概算了一笔账,自己是六月份下乡,现在近11月了,有五个月了,加上她仗着力量大,愿意做满工分的活,她大概也能分到不少粮食呢。

果然,乔轻轻分到的粮食有:细粮60斤,杂粮250,红薯300斤。

比老知青们少,却比她同一批来的知青多很多。

乔轻轻背了最大的背篓,这个背篓有她大半个身子高,背上后从后面只能看到她纤瘦的双腿。

她将红薯和细粮放进背篓,杂粮装进自己带来的几个粮袋里,提在手里,一趟就把粮食运回去了。

这点重量对乔轻轻来说不算什么,她像背着空背篓一样,轻轻松松就走了。

村里人在这几个月里,无数次见过乔轻轻的大力,现在看着这副场景,还是感觉惊叹,主要是对比太明显了。

乔知青那瘦小的身子,背着300斤的东西,手里还提着200多斤呢,恍若无物一般轻松。

看看队里力气最大的壮劳力大牛,也背着近400斤的红薯,还不是弯了腰。再看看其他不如大牛的人,手里还要杵着一根木棍支撑着身体。

围观的人摇摇头,比不了啊比不了,转头就将注意力转到眼前的分粮大事上了。

大牛不是没注意到乡亲们的目光,可他能说什么呢?

乔知青?对于乔知青一个下乡女知青,还这么能干的事他早就接受了并且佩服她。

这些八卦的乡亲们?更不行了,他全都要喊一声叔和婶的,都是长辈,所以他只当没有看见。

乔轻轻将自己的口粮带回了知青点。

知青们都是吃大锅饭的,每周拿一次口粮,剩下的除了红薯不好保存以外,其余的口粮都是自己保管的。

毕竟知青院这么多人呢,那口粮也是不少,万一出点什么问题,不仅不利于团结,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倒是红薯因为保存条件,是统一放在知青院的地窖里的,其余口粮大家都是锁在柜子和箱子里的。

乔轻轻对自己分到的粮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她空间里的粮食可比这些多多了。

不过她也没有将这次分到的口粮放进空间,狡兔还有三窟呢?而且还要做给外人看,她平时都是将口粮放外面,在将少许的钱藏在箱子里。

等乔轻轻把东西放好,还顺便思索着,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才好,看来要找个时机搬出去了。

关上知青院的门,准备去接李卫英她们,她们可不是乔轻轻,怕是要跑好几趟才行。

乔轻轻虽然力气大,但她也不是冤大头不是,所以她看心情,跟自己交好的几个女知青,她帮着一起把口粮运回了知青点。

要不说这知青院的人都不错呢,男知青那边也不好意思让女知青来帮忙,还好他们都有经验了,花了点钱从村里人那借了板车,几人齐心协力也将口粮运了回去。

整个知青院恐怕就刘兰和袁丽丽两人有点艰难了。

刘兰是跟知青院的人一直很疏远,上次秋收,刘兰弄不过来,男知青这边有人帮了她一把。

本来吧,人家帮忙也没有求回报,可刘兰的情商也真是低,真就撒了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就很隔应人了。

人家是心善又不是傻,怎么会看不到刘兰的态度,第二天也没管刘兰了,为此刘兰还对袁丽丽发了脾气。

至于袁丽丽,王红等人本来觉得这人不错,活也能上手干,话还少,属于那种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

在刘兰对她发脾气的时候,廖燕还出口帮过她,结果人家还是当着刘兰的小跟班,没有任何怨言,刘兰疏远知青院的人,她也跟着疏远。

大家默默翻了个白眼,好嘛,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她们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

打这以后,大家不约而同的无视刘兰两人了。

刘兰见知青院的人都把口粮运回去了,也没有人来帮她们俩,还好她手里有些钱,也学着男知青那样,从村里人那借了车,才将粮食运回了知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