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祖国助我成女帝
作者:来碗红油抄手 | 分类:古言 | 字数:3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4章 齐聚京都
“云峰,一把年纪了,怎还是毛毛躁躁的,何事?”张载理了理皱成一堆的衣袖,问道。
“子厚,你看这大秦报,是新朝朝廷出的官报,只要一文钱一份,我买了几份……”挺个大肚子一副富员外模样的男人,从手里扬着的几张大纸中抽出一张来,拍在桌案上。
他伸出肉乎乎的手,指向一处工整的小豆腐块:“你瞧这个,大秦主题征文,每月一次,第一期的投稿时间是十月初八至二十八,主题是‘为何读书’。上头写了,每月中选三篇文章会刊登在下期大秦报上,头名中选者还会获得朝廷为其着书立说的机会!”
张载闻言,心里一动,仔细去看那处。
边看边摩挲着手中的报纸念叨:“这纸挺好,印得也好,字小又清楚,真难得,哪来的?”
“买来的,城里有小孩子四处叫卖,州城里不是开了官办的育孤堂吗,我问了,那些孩子就是被育孤堂收养的,不但吃饱穿暖发新衣裳,出来卖报的一天还给十文工钱,而且街上只有半大孩子,年纪小的怕被欺负都不让出来!”
胖男人摸着已现斑白的须髯,啧啧称奇:“若是那位始皇后人新帝的手笔,再加先前的红薯棉布,我真有些相信她是神女投生的救世主了。先前从京都回来的商队有人说亲眼见过金龙落在她身上,我还觉得是胡说八道呢。”
张载不置可否,读完征文内容,抬头看到他手里还剩五六张报纸,奇怪道:“你买这么多份做什么?只看消息,买一份不就成了。”
“你看完了会还给我不成,不得留一张?我还要给山长他们送去呢。”
“再说了,就一文钱一张,要不是那报童手里只剩下几份,我还想买上百十来张放在家里收着呢!我有预感,以后这报纸会有人重金相求也说不定!”
张载失笑:“你真是,回家做生意后钻到钱眼里去了!”
这人名叫马继山,字云峰,家里是做瓷器生意的商户,但他父亲极想改换门庭,便花大价钱把儿子们送进学堂书院读书。
三个儿子里,二子三子都读不进书,唯有长子马继山聪敏,十三岁进了谭渊书院,十六岁便考上秀才,马父本以为自家要出个大官儿,谁知马继山后头磨了二十多年都没考上举人。
三十多岁了,马继山对爹娘仍旧满含希冀的眼神忍无可忍,才和盘托出自己但本就不爱读圣贤书,年纪轻轻考上秀才那是祖坟冒烟儿撞大运。
马家父母不愿儿子半途而废,又劝着逼着他继续学两年再考一次,还是没中,才松口让他和两个弟弟一起继承家业做生意。
从前,马家长子只管专心读书,以期有个官身改换门楣;二子敦厚老实从小跟窑炉师傅摸爬滚打学得一把好手艺,专门管生产;三子为人圆滑巧舌如簧,早早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外出交际谈生意的接力棒。
马家之前的主要客户群是中低端市场,烧的瓷器大多是碗盘餐具和普通花瓶。
马继山了解了自家生意以后,发现二弟和两个窑炉师傅的手艺极好,完全可以烧制出不输官窑的精品,只做普通碗盘实在浪费。
于是他选了些读书人喜爱的名人字画,让几人揣摩后花心思烧制了些意境高雅的精品摆件、瓷瓶,送进谭渊书院。
马继山虽弃了读书科考,但有秀才功名在身,又曾在谭渊书院求学,与不少同窗好友和师长是有交情的。这一手让马家的瓷器成功打入高端市场,从此以后他便专门负责维系和儒士读书人的关系。
三兄弟各司其职,这些年通力合作倒是将马家的瓷器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是淮州最大的瓷器商了。
马继山比张载小几岁,在谭渊书院求学时两人是同一个老师,论起来,张载是他的师兄。
只不过张载对圣贤书是真爱,潜心钻研后外出游学,一直到年过半百才又回到谭渊书院来,边做教习先生边做学问写文章。
“看你这压不下的笑意,还有什么好事?”
马继山把桌案上的报纸翻到另一面,把关于技术拍卖会的消息指给张载看:“秦家和新帝是真大方,竟然舍得将一片摇钱树拱手相让!我准备去买那玻璃制作之法,用来烧制碗盘杯具,还有摆件,一定好卖!”
“从前和秦家有来往的城北刘家,做车马生意的那个,听说前两日便收到了信儿,也想买玻璃制作之法用来做门窗,已动身去京都了!我也得尽快赶过去,不然失了先机,可是不妙。”
随着报纸的大批售卖,本就繁华的京都大街上愈加拥挤,各地商户渐渐聚往京都,跃跃欲试准备在技术拍卖会上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