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流放地种田撩夫
作者:笑语轻尘 | 分类:古言 | 字数:35.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1章 纳妾?
今年南理各县都没有除夕夜的烟花秀和花灯,民间百姓还在为槐县的灾情持续的募捐,就算有富豪想要在这个时候热闹一把,也是不敢做那个出头鸟的。
大年初二,沈兰毓带着伴手礼去给花芸娘和阿玫拜年,又如去年一样,顺道去了郝大叔家。
沈家在此地没有什么亲朋,接下来的几日里,沈兰毓或者待在家中,与两个弟妹玩耍,或者带着家人一同逛街游玩,也算是过了个安稳祥和的春节。
时间说慢也慢,说快也快,眨眼间就到了正月初八。
沈兰毓天还未亮就再也躺不住,早早的起来洗漱。
因此还被沈兰毓和阿紫好一顿笑话。
沈兰毓也不在意,嘻嘻的笑着,求阿紫给她梳上好看的发髻,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檀木盒子,小心的打开,一只白玉簪子静静的躺在里面。
这是明槿安送她的及笄礼,沈兰毓素手轻执,对着镜子端端正正的插进乌黑的发髻里,簪头振翅欲飞的蝴蝶栩栩如生,与垂下的两滴玉珠相映成趣。
“嗯,我们媛媛真是个大美人儿。”沈兰薇赞叹道。
“就是,就是,姐姐最漂亮啦。”趴在沈兰毓腿上的沈兰琇奶声奶气道,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好啦,我赶紧去后山抓几只鸡鸭,还要备些菜。”阿紫说着便挎了篮子出门去。
沈兰毓换上年前购置的新衣,一套绯红色齐腰襦裙,外罩一件月色的短袄,更显清丽脱俗。
今日的阳光晴好,正午的阳光明媚的洒满庭院的时候,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了院门口。
下来的是张家母子及沈言慕,沈母忙带着众人迎接,双方一番寒暄后,张怀远从马车上卸下几个礼盒,恭敬的递上。
张母笑握着沈母的手道:“槐县如今十分艰难,我们只略备了些薄礼,不要嫌弃才是。”
沈母笑着示意沈言慕收了:“哪里的话,劳烦你们一路舟车劳顿,特意前来,我还恐招待不周呢。”
沈母引着张家母子进院子,沈兰毓忙上前恭敬的行了礼:“张伯母,张大人,新年安康。”
“好,好。”张母一眼瞧见沈兰毓今日的装扮,更是笑的合不拢嘴,不禁叹道:“毓儿与那日在槐县相见,却又大不同了,当真是个可人儿。哈哈~”
当时在槐县,她大病初愈,又是半饥饿了一个多月,彼时身形瘦弱,脸色也不大好。
回了淩南县这几十天,阿紫每日好汤好菜的养着,总算是恢复了身形与气色,自然是跟在槐县之时判若两人。
“快!”张母拉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张怀远:“见过你毓妹妹啊。”
张怀远倒是神色如常,依旧温文儒雅的朝着沈兰毓拱手道:“毓妹妹安好。”
沈母自然也是对张怀远一阵夸赞。
众人说笑着进了院子,张母还给沈母的龙凤胎一人封了一份红包当做见面礼。
院子里一片祥和,欢声笑语不断。
时至午膳时间,就在院子的石桌上摆上满满一桌子菜。
沈母招呼道:“来,吃菜,就当在自家一样。”
“好,好。”张母笑着应了。
“张家姐姐,这回来淩南,可要好好住上几日。”沈母腿上坐着沈兰琇,一边喂着一边与张母闲话道。
“我听远儿的。”张母的目光扫过沈兰毓和张怀远两人,那意思已经呼之欲出。
张怀远却似有心事,没有看到张母的眼色。
“咳咳~”张母轻咳一声,叫到:“远儿,一会吃完饭请毓妹妹带你到这清溪村四处转转。”
“哦,”张怀远被叫到,回神应道:“好,那就劳烦毓妹妹了。”
沈兰毓的心思方才也飘远了,不时的朝门口张望着。
沈母搂着沈兰琇的手,悄悄的伸过来,扯了扯沈兰毓的衣袖。
“嗯嗯,没问题。”沈兰毓忙爽快应道。
两个母亲只道双方的孩子是在害羞躲避,便转了话题,说起沈家被流放后的经历。
一顿饭下来,日头已经偏西,沈兰毓心不在焉的帮着收拾碗筷。
哒哒哒~~~
远处似是有马蹄和车轮声响起,沈兰毓丢下手中的碗筷,迅速冲到院门口。
果然见村口驶来一辆华丽的马车,摇摇晃晃的马车后面还跟着两辆敞开马车,上头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木箱子。
这样的阵仗,在清溪村可是从未有过的,沈家的大房二房众人也不由得从家中探出头来。
马车最终停在了沈兰毓家的院门口。
驾车的马夫利落的跳下,从马车后面取出一个马凳,稳稳的搁在马车前。
朱红色的门帘被掀开,随行的侍女扶着一名约莫五十来岁,身着墨绿色锦缎的妇人缓步下了马车。
“请问这里可是清溪村沈家?”侍女端正有礼,扶着锦衣妇人上前询问。
“是。”沈母抢在沈兰毓前头迎上:“请问几位有何贵干?”
那锦衣妇人悠悠开口道:“请问沈兰毓,沈姑娘是哪一位?”
沈母继续接道:“不知找我女儿有何事?”
那妇人的眼风已经扫到了院门后的沈兰毓,却是对着沈母轻蔑一笑:“既然你是她的母亲,同你说也是无妨。”
她广袖一挥,身后的几名小厮便开始从马车上往下卸箱子。
“这是何意?”沈母忙阻止道。
“呵呵~”那妇人语气淡淡:“沈夫人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态,你家女儿费劲心机勾引我们世子,不就是为了今日?”
沈兰毓闻言心中一跳,眼底的光微微淡了些。
沈母则是眉头紧皱,口气不善道:“王府的人便是这般口齿不净吗?”
“哼~”方才端方万千的丫鬟闻言嗤笑道:“自己做出来还怕别人说?不是她勾引的世子,世子爷怎么会~~”
“住口。”那妇人轻斥一声,丫鬟瞬时闭了嘴。
她悠悠的指了指身后马车上的一堆箱子:“沈夫人无须多费口舌,这些便是纳妾的彩礼,你们收下,姑娘今日便可跟我们走了。待到一顶小轿抬从侧门抬进王府,这件事,老身也就算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