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作者:有点仪式感 | 分类:历史 | 字数:329.4万

第1415章 穷则生变,变则通,通则久

书名: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作者:有点仪式感 字数:2151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2:45

说是操练,其实到底是什么目的,明眼人都知道。将几十万大军调集到临江城周围附近,根本就不能练出什么战斗力。

换一种说法,等于是这几十万大军,在临江城这个地方驻防了两个月。

如果是一支老牌军队,从前线抽调回来还能说是轮番休整,休整之后还能够重新焕发更强大的战斗力。

但是一支新军,不把他们提前放到前线阵地上感受那种氛围,一旦真正的战争打响了,他们能否承受得住战场的压力都难说。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这么做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现在是什么情况,作为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利,简直就是把军机大事当作了儿戏。

兴帝很明显不是一位精通军事的君主,他的特长是在君王之道方面,对于朝廷堂的平衡和官员的掌控的确很有一套。

之前他是靠那两位神秘的长者为他撑起了一片天,对内有水镜先生的六扇门,对外有天机门的运筹帷幄。

不过现在这两人已经不复当初,水镜先生已经完成了和皇室先祖的约定,去追寻自己的道路了。

天机子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且对于南方朝廷的命运似乎也不那关心了。

对于天机门来说,他们的确已经尽力。从南方朝廷建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天机门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不过天机门太过低调,知道他们存在的人极少。

到了这一代的天机子,天机门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就是连个传人都没有。

如果南方朝廷就此覆灭,天机门可能也就断了传承。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南方朝廷还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天机门到了当代天机子这一脉,也算是断了香火。

天机子虽然拥有天机门的秘术,可以窥探到未来的天机,也正是因为他窥探天机过多,已经消耗了太多的心力。现在的天机子根本无力再探天机,如果强行窥探的话,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身死道消。

其实生死对于天机子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不过让天机子放不下的,并不是南方朝廷能否续命百年,而是他的天机门就断绝传承。

在上一次冷锋来到京城的时候,是他最后一次窥探天机。从神秘的未来一角中,他看到了冷锋是个时代的异类,有引领天下走向新时代的希望。

至于更加详细的未来,就是他也看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冷锋能够为朝廷所用,那么南方朝廷能够再次延续百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而且在冷锋的引领之下,南方朝廷也会走上更加辉煌的时代。

不过天机子发现,他根本就是无法说出更多的关于冷锋的信息,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阻止他。只要也强行透露,那么绝对不会让他多出一个字,就会立刻身死。

当然,这对于天机子来说,像他们这种能够窥探到未来的人,是知道有些事是可以说的,而有些事只能意会,不能言明。

同时,天机子也从未来的天命之中发现,南方朝廷的命数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如果当今天子无法破局的话,那么这个时代就会彻底终结,而天机门和南方朝廷的羁绊也将结束。

在天机子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局,上天都会留下一线生机。

只不过很多人都看不到这丝天机,哪怕就是他这位天机子,在很多时候也同样如此。

现在他虽然看到了,但是也等于没有看到,毕竟他无法将这事告诉任何人。

对于之前九王爷叛乱的事,天机子其实早在多年以前就知道了九王爷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

当时的天机子已经算到南方朝廷的气数将尽,之所以他没有提醒兴帝,九王爷也有天子之像,就是存在着让朝廷通过一番变革,看看能否改变这种走向衰落的气数。

穷则生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是天地之间存在的某种规则,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就想着能不能找到改变的方法。

在天机子看来,九王爷能够上位,也许会带来一些变化。

不过让天机子失望的是,九王爷太能隐忍,直到多年之后才发动政变。

如果在几年前,特别是蒙古人和金人开战之前,九王爷能够坐上那个位置,说不定金人和蒙古人的战争就不会是今天这个结果。

毕竟当年的蒙古人比起南方朝廷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蒙古人有一位明主,不仅统一了蒙古草原,而且还将金人给干掉了。

兴帝当时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并没有出兵参加与到那场战斗之中。至于南方发生叛乱,朝廷无暇出兵那都是借口。

兴帝就是输在了太过谨慎,也太过于会算计了。

他的想法就是先让蒙古人和金人相互消耗一番再说,毕竟在兴帝看来,这两方都异族,他们相互争斗也是相当于狗咬狗一嘴毛。

所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这在兴帝看来,是南方朝廷的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真的等到了那一天,就是朝廷大军挥师北伐的日子。

一旦收复了北方失地,再次将朝廷统一,那么他兴帝即使做不到千古一帝的高度,也是整个朝廷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位。

不得不说,兴帝的想法是相当美好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兴帝还在观望的时候,蒙古人已经一路势如破竹的将金人打的节节败退。

而这个时候,朝廷之中的更是有不少主张继续观望的声音。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占据了朝堂话语权的文官集团,在整个朝廷的历史上,文官畏战就是一个传统。

哪怕当时有不少武将冒死请缨,要求出兵北伐,但是兴帝为了稳妥考虑,还是听从了文官集团的建议,继续选择观望。

由于当时的蒙古人从北向南一路攻打过来的,金人的大军,特别是最能打一支军队,就是镇南王率领的那一支。他们和南方朝廷一直在前线对峙,所以一旦南方朝廷出兵,首先面对的就是镇南王的这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