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都市 | 字数:78.1万

第258章 新种子的信息

书名: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字数:2413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2:36

易中海带着贾东旭,在街上寻找着种子店。

上回说到现在的种子店不是私营粮店兼营的,就是国营的。

当然也有农村村民们自己每年把自家粮食留种的。

贾家这是第一年在北京种地,家里没有种子,只好自己去买。

对于易中海来说,此时红党政府开设的种子店是比私营粮店更被信任的。

此时的北京城里,在解放的时候,政府从秃党和不法官商、不法商人手里接收了不少店铺。

再加上上次扫除妓院,以及惩治不法粮商的机会,又获得了不少的店铺。

而这些店铺又被商业部门接手,开设了不少国营的店铺。

种子店也包含在内。

易中海由于在家养伤半年,对于街面儿上的新变化并不知情,只知道有国营店铺,但是不知道在哪里。

于是停下脚步转身朝贾东旭问道。

“东旭,你知道咱们南锣鼓巷附近哪里有种子店么?”

“我说的是国营的。”

贾东旭也停下脚步稍微的回忆起来,过了片刻摇摇头说道。

“师傅,我并不是很清楚。”

“之前没吃出来我没关注这个。”

易中海没好气的瞪了贾东旭一眼,“你平时老是往外跑,也不在家好好学习,那你跑出来的是什么?”

“问你点儿正事儿,你都不知道,有什么用?”

“走吧,我们先去国营粮铺打听一下。”

接着易中海也不再理会贾东旭,一个人往前走着。

贾东旭在后面挠挠头,然后小步快跑跟了上去。

两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南锣鼓巷巷子口处的一个国营粮店上。

上面门头上挂着用红漆写成的“国营粮店”几个大字。

易中海抬头看了一眼,接着带上贾东旭往店里走去。

等进入店里才发现这个店子规模并不小。

稍微打量一下,就能看到一个宽五米多,进深八米的一个大厅。

大厅里摆着一个柜台,柜台旁边放着装米面的升和斗(升、斗在过去是计量单位,整体呈四面梯形的盒子状,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一斗大约12.5斤。)。

再旁边又是杆秤和装粮食的大布袋。

布袋敞露出承装的大米、白面、玉米面、玉米碜、高粱面等各类粮食。

在大厅后半部分用砖头垫着,离地面大约三十公分的地方,整齐码放着不少的粮食。

这些显然是红党政府为京城百姓们供应平价粮食的地方。

就在易中海四处打量的时候,一个身着中山装,文雅的中年人走了过来,笑着问道。

“两位同志,你们好,您二位想买点儿什么啊?”

易中海好奇的打量了对方一眼,然后客气的回应道。

“您客气了同志,我们是东郊娄记机械厂的工人,因为厂里放春耕假,这次过来买些粮食的种子,所以就想向您打听一下,这附近哪里有国营种子店啊?”

正好这个时候粮店里也没有客人,那位中山装也好奇的问道。

“呵呵,同志,这附近的粮店都有种子卖啊,你咋专门找国营粮店啊?”

易中海微微一笑,“我信不过那些粮商们,去年他们做的恶事儿,我还记在心里呢,还是国营粮店让人放心。”

易中海一说完,那位国营粮店的中山装也骄傲的昂了一下脑袋,然后高兴的说道。

“同志,您说的太好了,我们红党是工农出身,跟那些资本家不一样,我们是不会损害工农利益的。”

接着那人又伸出手,“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南锣鼓巷附近国营粮店的总店长。”

易中海见状,也赶忙伸出手来,两人握了握手,又松开。

那店长继续说道:“至于种子,我们这个店里也有,不过都是去年收上来的粮食,然后精挑细选出来的,各个颗粒饱满。”

“您要是实在想去国营种子店购买种子的话,那在帽儿胡同那边有一家。”

“我们这边的种子他们那里都有,还有一些农业部在陕北时期就开始培养的高产种子。”

“去年华北大旱,不少地方粮食减产,上级和农业部今年就调集了不少新培育的,能抗旱,还高产的种子过来,想要提升一下周边的粮食产量。”

“所以您要是信得过新种子的话,那就去那边,要是信不过,我们这边和那边都可以买我们精心挑选的普通种子。”

易中海听后稍微的犹豫了一下。

他自己不是种地的,不好替贾家做决定。

更何况,他自己也说不准上级调拨过来的新培育粮食种子到底是不是高产抗旱。

还是稳妥一点儿吧。

买些普通的种子,最起码能保证不至于颗粒无收。

不过易中海还是打算再问一下这位店长,最后再让贾东旭拿主意。

于是易中海带着犹豫的表情,向那位店长问道。

“同志,您能跟我说说新种子到底能增产多少么?”

那位店长立马大喜过望。

毕竟他们这些店长上级都是交代了,让他们宣传新培育种子的任务。

可是大部分农民对于新种子都有些犹豫,甚至不敢相信。

对于种子的推广,那是困难重重。

也就是西北等老根据地,因为群众基础扎实,才让百姓愿意相信。

而京城周边推广就有些慢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京城周边大范围种植新种子,还是在公社化之后。

在之前很多百姓都是不相信的。

那位店长热情的介绍起新种子的特点来。

“同志,咱们这新种子可是在老根据地的时候,经过农业专家近十年的时间才培育出来的。”

“新种子根系扎的深,不容易被风吹倒,而且比普通种子能抗旱,产量大概也是比普通种子多一成半到两成。”

“如果管理到位,肥料充足,还能再增加一成。”

易中海听后很是心动,可又无法做决定。

而这个时候贾东旭跳了出来。

刚才易中海和店长在交流的时候,他在一旁算过一笔账。

就算增产一成半,那家里十亩地也能多收不少粮食。

增产的粮食卖掉都是钱啊。

于是贾东旭拉着易中海,急切的说道。

“师傅,师傅,就买新种子吧,就买新种子吧。”

听到贾东旭的决定,易中海犹豫了一下,然后转头看着店长说道。

“店长同志,那我们就买新种子吧。”

那店长高兴的一拍柜台,大声的说道。

“好,同志,感谢您二位对我们政府的相信。”

“专门的种子店就离这里不远,你们从这里出去朝左拐,走两个路口,再右拐,就看到了。”

“种子店那边还有技术专家详细指导你们种植新种子的技术。”

“我这边还有守着店铺,就不送您二位了。”

易中海连忙拱手感谢,然后带着贾东旭往种子店那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