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刚开学,小甜茶向学霸表白啦
作者:甜小花 | 分类:现言 | 字数:89.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章 山路弯弯:八仙会聚,一路同行
雨过天晴,水珠儿顺着叶隙,懒懒地悬在叶尖儿,晶莹的光倒映着整个翠郁清爽的山林。
空气尤其地好,让久待城市的家长们赞叹不已。
阳光都不那么刺目了。
坐在屋檐下休息的这一刻,看着满目青碧,听着空山鸟鸣,整个世界似乎都归于宁静,时间变得缓慢而慵懒。
连步行半日的劳累,都在香甜的瓜汁里,老乡的热情里,消失一空。
一行人住在了村里新修的招待所里,环境不说多好,也是新修的,比起那学校的大通铺可好太多了。
秦瑶把蔡晓雅拖到一边,小声提醒,“咱们好不容易走到这里,就差最后一步啦!你克制一下下,等到了班长家里,咱们的任务才算完成。你也不希望,咱们做了那么多准备,都泡汤在这儿吧?”
蔡晓雅拿着小棍儿在地上戳戳戳,“我知道,可我就是,就是有点忍不住。”
她抬起头,眼眶还有点红地问,“瑶瑶,你当初看着白老大跳血池子,怎么忍着不冲出去阻止他的啊?”
秦瑶想了下,其实她也差点没忍住,不过她就是比蔡晓雅多了一个三十年的虚拟人生经历罢了。
她只能一叹,“我……我看到血池子,其实也挺害怕的。你刚才也听老乡说了,何家是守山人。那山里只住着他们一家人,要走50多里山路。近些年村里给他们修了路,还是要走上40多里山路。差别不大!”
守山人是个非常古老的职业,最开始相当于守卫边境,后来也有为大家族看守山林,再到现在这时候,就是守护林业资源,打击盗猎、盗挖者等等。
但近些年经济发展,很多人都不愿意待在山里吃这份苦头了,全都往外跑。至今,只有何家人留了下来,传了一代又一代坚守着守山人家族的使命。
而何家也一直都有后人出山去讨生活,在村里、县里都有何氏族人。且有的人社会地位并不低,经济条件也不差。
故而提到何越他们家,村县上的人更多的都是敬畏、佩服。
大家只在村子里歇了这一会儿,听说是何越的老师同学,老乡们送吃食、用品的就没断过。
蔡晓雅看到这情形,有些失落和尴尬,“你看大家都这么为顾何越,也许他家情况其实比我们想像的好,根本不需要我们帮忙,他才这么傲气的。”
秦瑶知道好友有点钻牛角尖儿,安抚道,“你想太多啦!村里人纯朴,但按城里人的标准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呢!只有等咱们摸去他家,亲眼瞧瞧才知道,”
蔡晓雅觉得好友说得有道理,点了点头,看向男生们的方向,眼底仍淀了一抹忧色。
歇息够,吃了老乡们的特色午餐,着实比学校里丰盛不少。
众人又休息了个午觉后,下午参加了早安排好的下田插秧活动,体验放鸭子,赶牛,挤奶,磨豆子,喂马等等活动。
何越还给众人安排了一个意外活动:骑驴。
其实是帮果农摘果子,去的时候是骑驴子,倒是有趣得很,回来的时候驴子驮着满满两大的筐的果子,人只能负责赶驴子,跟着走,这就辛苦了。
男生们累得直骂何越“狡诈”,女生们拉在队伍最后。
之前留下的几个学生里,只有一个女生。
她问,“你们有没后悔跟来这里啊?”
三个姑娘齐齐摇头。
那女孩子笑开来,一边剖果子皮,一边吃,“我觉得那些离开的四中学生真的亏大发了,哈哈哈!这里多好玩哪,边玩还有好吃的,简直太有意思了。”
说话间,队伍里同行的那几个采风的摄影爱好者不停地给众人拍照。
丁禹飞全程举着录像机拍个不停,时不时地跟众人互动,采访一把,玩得不亦乐乎。
卢菁菁道,“累是累,可是真的很长见识呢!我这回才把五谷杂粮认明白。哈哈,以后要是路过田地,我就不是田盲了。”
“那可不。我同学好多麦、稻不分,我才知道我天天吃的大米是长这个样儿的。嘿嘿!”
“我还想打谷子,晒麦子呢!可惜现在不是时候。”
“那有啥,等是时候的时候,我们再来呗!”
“可时候我们都开学了呀?”
“就是。可真羡慕何班长,从小都见识过这些。”
“就是就是。何班长最有见识了,回头让他多跟我们讲讲,我还不知道油是怎么榨出来的呢!”秦瑶积极引导话题方向。
“我听说榨油前要脱壳儿的吧?”蔡晓雅跟着接话头。
“谁说要脱壳儿,我明明看电视里一大包的都是带壳儿的啊?”
“才不是,那是油染出的颜色,其实已经脱壳了。”
“不是吧?咱去问问何班长啊。”卢菁菁果断指向他们的活动主角。
何越是万万没想到,他以前习以为常的生活,成了同学们急于求知的“见识”和“世面”。
他后来也忍不住,问丁禹飞,“你经常飞出省,还出过国,难道最有见识的不该是你们这种吗?我从小长在村子里,这辈子都没有出过省。能考到城里,已经是我们家,我们村,最有见识的人了,可是跟你们一比,我觉得……”
第6章 山路弯弯:八仙会聚,一路同行
白鹤鸣拍了下好友的肩头,说,“见识和世面,不是穿得更好、吃得更贵、用得更豪华来定义的。”
秦瑶点头,“对对对。我们的领袖当年也有人问他要不要出国去学习洋人的知识科技,他说他想走走自己国家的山川大河,多看看自己的祖国。谁敢说咱们的领袖,没见识?”
卢菁菁笑开,“瑶瑶,你举的例子总是这么高大上,又接地气啊!”
秦瑶一昂下巴,“那当然,咱们是未来的接班人呢,得有骨气呀!”
何越看着小伙伴们聊得开心,心头那股莫名紧绷的弦似乎也悄悄松缓了几分。
之后,蔡晓雅看到何越在小学时的毕业照时,直接跟何越说出了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
“我们想跟你一起回家,一起上学。走走你回家的路,再走走你上学的路。”
“回头,你可不能再说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儿,菜得很!”
何越看着女孩子坚定明亮的眼神,只觉得喉头发紧,张口无声。
但这事儿给老师家长们知道了,麻烦大了。
事情就是被卢永业给爆出来的,他先骂了自己女儿胡闹,就跑去跟主任和老师们告状。
其他家长听说要徒步走40多里,约计20多公里的山路,历时超过4个小时,都不同意。
“你们的这个夏令营里的活动内容,根本就没有这部分。这山路多难走啊,没有保护措施的话,那就是去找麻烦的。要出个万一,谁家的家长受得起。”
秦瑶冲过去想说,何班长走了十几年的山路上学,何家父母都能让孩子自己上路,凭啥他们现在一个个都长成大小伙大姑娘的人还怕走那么区区20公里的山路?!
可惜这话给白鹤鸣捂住了。
白鹤鸣说,“现在大人们都在情绪上,你还跟着去嚷嚷,就是火上浇油了。”
秦瑶噘嘴,“可是他们这一闹,我们肯定走不了了啊!”
说着,还很不满地瞪向刚才意外泄密的何越。
何越迎上小伙伴们失望的眼神,一时也不知该说啥,最后他垂下头,转身走进了渐渐黯沉下的土路。
蔡晓雅见状,忙追了上去,蔡爸爸一看女儿的动作,叫着追了上去。
接着引起一群家长的紧张,纷纷去拎自己的崽,生怕一个错眼儿人就不见了。
随即,何秋刚一叫秦瑶,秦政已经跑出去拎女儿了。
结果就是,七小只策划好的行动,就此夭折。
“今晚过去,明天就回家了。你呀,赶紧收收心,别胡思乱想那些有的没的。”
晚上洗漱时,何秋给女儿敲警钟。
秦瑶一边漱口,一边眼神儿朝外乱瞥。
就瞥见有人影往外溜,打出了信号。
“不去就不去,都这个时间点了,山里黑黢黢的,叫我去我也害怕啦!”
秦政正在搬东西,“原来你背这么多东西,都是用来送人的。可累死老子了,全搁这儿了。明天咱们走咱们的,你同学要怎么拉回家,还是就此分给村子里的人,咱都不管了。咱们都走到这地儿了,已经够仁致义尽了。”
秦瑶不满地别别眼,哼了一声,进了妈妈屋,也正好看到卢菁菁正在做准备。
两姑娘交换了一个眼神儿,没多说,就先躺下了。两姑娘都睡在了靠外的位置,说好起夜。
等到午夜一点半,秦瑶听到妈妈的呼噜声,很确定母亲已经睡沉了,光着脚下床推了推对面的卢菁菁,两人一对上眼儿,一起光着脚出了屋子。
“哎,等下,东西还得带上啦!”
秦瑶发现太轻便了,想起了父亲收拾出来的礼物,回头提了出来。
卢菁菁带的都是吃的,比起秦瑶带的书本轻得多,两姑娘一起提着,悄悄往外走。
外面有人一看,立即跑过来,正是潘长原几个男生,一把提起包包,就往外走。
秦瑶一看汇合过来的人,“鸣鸣哥呢?”
丁禹飞小声道,“鸣哥跟班长住一间的,估计鸣哥还在做思想工作吧!”
两人话没落,白鹤鸣先出来了。
其他人都很惊讶,就听他说,“我们先走。头十里地路都修好了,等何越发现赶上来,正好给我们带后面四十里路。”
男生们笑开,“鸣哥,还是你你机灵。”
到时候家长老师们发现,也追不上他们,只有何越这个走了十几年山路的人最可能追得上。
一行七人,再次踏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等到天蒙蒙亮时,男生的父亲们率先发现儿子不见了,一找人,就把这八个“重犯”又拎了出来。
不过这一次,除了卢永业跳得最欢腾,直跟潘爸爸怼来怼去,其他家长反应都慢了一拍。
白家夫妇只能跟众家长道歉,何秋替夫妇俩说话。
丁爸爸叹气,却不吱声儿。
蔡爸爸当场找驴子要去追女儿,被家长们拦住了。
刘主任气得团团转,庞老师放下杯子去找老乡带路要进山。
老乡却说,“山里才发过洪灾,何大军托人出来说,下过雨后三天之内不要进山,省得路烂湿滑容易出事儿。他们要出来,也要等晒过一天大太阳后,路好走了才出来采买东西。”
第6章 山路弯弯:八仙会聚,一路同行
“要是有小越跟着带路的话,就没问题。这孩子,可能耐得很,以前村里牛羊驴子走失了,都是他帮忙找到的。他对山里情况熟得很,就是咱们大山里长大的娃,大山就是他家。”
在老乡们看来,都是那么大高个儿的娃,走几步山路根本没什么事儿。
但城里的家长想法不同,就怕万一,急不待地整装要上路。
只是家长们走完十里路,就没法继续往前走了。
他们在路口看到了孩子们留下的信。
爸,妈,我们向你们保证,明天一定全须全尾地回来!
对了,跟我们同行的还有几个记者哥哥姐姐,去山里采蘑菇的两个阿妈,一位打猎的大叔。
我们不是冒然行动哒,我们带上了最好的导游,何越班长。
最后签上了八小只的名。
看到自家崽子的留名,家长们又气又骂的有,跺地吼叫的有,默默抹泪的有,无声失神的有。
何秋叹了声气,坐到白先勇打的大伞下,喝水。
秦政正纠结着要不要继续追,看到妻子闲适的样子,跟过来抱怨。
何秋其实是察觉到小姑娘深夜摸走的,故意装睡没阻拦。
这会儿丈夫闹腾,她只道,“有这么多人跟着,他们也不是独自上路,担心也没用。认命吧!”
“认什么命?这叫我认命,你还是不是人当妈妈的啊!这像什么话,这简直不像话!气死我了,这回回来我非打她一顿不可。岂有此理!还是不该跟那些孩子瞎混,你瞧瞧都把我们瑶瑶带成什么样儿了?”
这做家长的总是把自己孩子想得最好,坏了都是被人误导引诱的。
何秋无语,“那你就跟卢永业他们去追吧!我可不追了,正好趁他们不在,我回去休息休息,再在村子里逛逛。去花奶奶家喝她说要做给我们做的冰镇花茶,去牛大叔家看看他家新下的猪崽儿……这些臭小子不知道享受田园生活,非要去爬山,就让他们去吃苦。我们带了他们两天了,够意思了啊!”
一听何秋这说辞,妈妈们内心的天平都歪了。
……
时间回到夜里,十里路口处。
这十里路,对七小只来说,有了头一天的心理准备,问题不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
“哦,噢呜……我的腿好酸,胳膊也酸,腰也酸……我是不是,该补补肾了?”
秦瑶刚出发时,几乎半坠在白鹤鸣身上,每走一步,全身就酸痛得厉害,她也知道这是正常反应,可不是有个小哥哥在身边嘛,总忍不住娇气一下。
白鹤鸣表面名镇定,内心起伏不定,百味震荡。
他任由姑娘抓着自己的手臂,把自己当半个拐杖,故意调慢了步子,配合姑娘的步子,一边小声慰哄。
走了一多半时,秦瑶换了五次边儿,彻底变成了男生的手臂挂件儿。
但还是叨叨个不停,当她说出“肾虚”的言论时,周围的男生女生受不了了。
陈康错过两人,哼哼,“娇气!我妹都不像你这么娇气。”
前面走着的卢菁菁偷笑,她身边的潘长原看了女孩一眼,唇角动了动,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了,才小声询问一声。
“累了我背你。”
卢菁菁看向男生梗直的脖子,目光直愣愣盯着前主的样子,心里微微一软。
小声道,“不用你背,我能走。”
被拒绝了,男孩面子总是有些过不去的,脸转向一边。
半晌,又小声道,“不背,可以……咳,拉。”
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面对女孩这一霎的沉默时,心里还是有些小失落。
男生暗暗握紧了拳头,走的脚步都重了几分,谁知一不小心踩进一个软泥坑里,一只脚没拔出来,另一只脚走得快,身形一歪就要倒似的。
其实,凭他练了这大半年的功夫,要稳住身形很容易,并不用担心。
但身边的女孩不懂呀,忙一把抓住了男生的胳膊。
有些埋怨地道,“哎,怎么你练了功夫都走得这么不小心啊!”
“太,太黑了。”
其实,匪头子的眼睛看书少,爱四处打望,反而眼睛比天天盯着书本的女孩子好得多。
“那,那我们扶着一起走吧?”
“好。”
黑黢黢的路上,四野一片暗沉沉。
男生趁着女生抱住自己手臂时,另一只手握住了抓在臂上的小手。
山里的清晨凉飕飕的,像一下回到了春天。
被握住的手暖呼呼的,男生的力气大,带着走似乎真的轻松好多。
男生眼睛直直盯着前方的路,走得更为小心了,唇角也翘得更高了。
陈康看到后面两对儿,暗暗哼了哼鼻子,心说:老子一个男人,不需要女人扑腾,也不需要女人照顾,老子才是勇往直前的男子汗、纯爷们儿!
女人只会影响我前进的步伐!
最后面,走着的蔡晓雅,不时地朝后张望,一不小心差点拌倒,好在被丁禹飞拉住了。
丁禹飞看得头壳疼,“你能不能专心走路啊?路在前面,你老看后面干啥!班长肯定能追上来,咱们走远点,才不会被他带回去啊!”
第6章 山路弯弯:八仙会聚,一路同行
蔡晓雅甩开丁禹飞,“要你管,你走你的,我摔倒了我自己会爬起来。”
丁禹飞没好气了,“你当我是什么人了?我就算比不上何班的成绩,我也是个纯爷们儿好不好,让我丢下个弱女子,我可做不出来这么LOW的事儿。”
说着,用力抓着女生胳膊,加快了速度。
蔡晓雅嚷了半天,也没被放开。
他们吵吵嚷嚷地走了一路,到十里路口时,突然看到了路口站着的几个成年人。
正是之前跟何越坐过同一辆车的摄影三人组,一个中年人带着两个年轻人,听说是记者实习采风。
一看到他们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成年三人组都愣了下。
中年人最紧张,忙拦住七人询问情况。
两个年轻人很自来熟,跟他们聊得很投机,听说他们的目的后,大加赞赏后,还给几人拍照。他们的专业相机能拍出夜色下的景色,还原度相当高。
七小只没客气,立即组队摆好POSE,齐声叫了“茄子”喊了“哇哦”。
时间将近四点,已经过了天光最黯的时间,原来墨蓝的天微微浅了一小度色号儿。
中年人说,“哎,你们这群娃也忒大胆了。这样吧,等我们向导过来,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走。放你们在这儿等着,我们也没法放心。这深山野岭,要不时窜出个什么动物来,也危险。”
之前听村子里人说,山里的野物多,虽然没有大型伤人的动物,但惊到人,也很危险。
有熟悉的向导带路,对于这些小状况都有预案,不会因小失大,造成万一。
白鹤鸣是七人组的领队人,跟中年人商量。
其他人散在路边,坐在前人安置的大石头上休息。
秦瑶刚准备坐时,就被卢菁菁拉住了,“不能坐。这石头有湿气,必须等白天晒透了才能坐。我爷爷说,只能坐黄昏的石头。”
女孩们纷纷起立,只能蹲在一边。
男生们却没这种顾虑,有的直接摊在石头上,发出舒服的喟叹,和招人恨的声音。
潘长原把衣服脱了放石头上,让卢菁菁坐,卢菁菁坐下后让秦瑶坐在自己腿上。
两姑娘一抱,又成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
男生也开始玩起来。
蔡晓雅突然叫起来,“有人来了,好像是班长!”
她高兴地朝回跑,身后传来一声疾呼,“别跑,小心!”
从坡上下来的人似乎也发现了不对,大叫着,“菜菜,你别跑,退回去。”
蔡晓雅不明所以,吓了一跳,朝后退,但异变突然发生,从黑黢黢的高高草丛里一下窜出一物来,发出“嚯嚯嚯”的叫声,冲过来,足有人膝盖高、黑呼呼一大坨,这吨位就吓人。
蔡晓雅吓得大叫,转身就跑。
同时几道电光亮起,有两道长射灯直直躲到了那东西的脑袋上。
准确说,就是眼睛上。
蔡晓雅差点儿摔倒时,被人从侧旁一拉跌进人怀里。
而那低叫的野猪,刚好从他们身侧冲过去,钻进了下方的深笼中,很快消失了。
等到众人围过来时,灯光亮起,蔡晓雅看到拉住自己的人正是何越,哇一声就哭了起来。
“你怎么现在才来啊?!呜呜呜,你还是不是朋友了?说好了要一起的。”
“还说是班长呢!你有尽到班长的责任嘛?”
“放开我,我不要你扶!”
女孩是被吓坏了,口不择言,大家也都理解。
劝了几句,就都散开了。
何越轻叹口气,小声道,“菜菜,刚才没受伤吧?你别动,我看看。”
他还是像以往一样,任她抱怨笑骂,他不会跟她争辩,等她发泄情绪,他依然很冷静很理智地帮她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的这种沉稳大气,稳重可靠的感觉,其实比起白鹤鸣更踏实,更真实,更接地气。
更难能可贵!
他没有城里孩子的娇气,自大,外强中干,他是从生活真实的打磨里成长起来的男孩子。
“没事儿。别怕,只是野猪躲避公猪,要养小猪仔,到处找吃食。山里的不好找了,就会跑到人家里去寻摸偷吃食。为了不让他们破坏农田和鸡舍,村里人就提前在村子周围这片投放了一些饲料,方便它们吃。”
这个,其实是何越爸爸想的法子,很多年下来,保护了野生动物,也解决了村人们的烦恼。
何越虽然已经离开山村,在外生活快三年了,这些山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他一回来所有记忆和本能都被唤醒,如数家珍般给小伙伴们科普。
灯光打亮少年的脸庞,比起其他同龄人都更成熟稳重。
此时他说着行动安排时,三个成年人请来的导游过来,都没有任何异议,还帮忙背书。
说,“有小越在这儿,就没我啥事儿啦!小越可是山里的娃,哪条路好走,哪条沟儿能淌,比咱们都熟悉。今天儿咱们跟着小越走,可会捡大便宜哟!”
“叔,你别开我玩笑了。要走的话,现在赶紧吧!如果上游没有再降雨的话,咱们可以抄近道入山。能看到不少有趣的东西!”
这下,整个临时组队的人们都被少年的自信感染,对即将开始的3个小时山路,再没了初时的担忧,更多了几分好奇和激情。
记者们悄悄拍下这一幕。
镜头里的男孩,面容上的成熟刚毅、自信沉稳让他成为一群人中最瞩目的核心领队人。
但启程时,何越看到伙伴们带上的东西,眉头大皱,语气坚定地表示不能带这么多东西,否则走山路会很危险。
秦瑶一听这话,下意识看向了那个导游大叔,大叔面上果然出现了惊讶而欲言又止的神色,显然这话里有水份。
小伙伴们开始犹豫,要不要听权威的话。
秦瑶一咬牙,先站出来表态,“不行,我们绝不能扔下我们的装备。红军长征时,也不会扔下自己的战友呢!这些物资要是救命的,咱们更不能扔下了。”
她说得逻辑有点混乱,但情绪点到位了,其他人都提了十里路了,岂有扔在半路不管的。
男生们也跟着表态。
何越还想据理力争,说得有些悬乎,最后所有人又看向了队伍里另一个主心骨,白鹤鸣。
白鹤鸣被姑娘用力拽了拽,还捏了捏手,心下好笑。
道,“东西也不多,我们男生提得住。班长,走吧!再不走,万一错过了你说的好风景,岂不可惜。这里还有四位长辈,他们也能帮帮忙,对吧?”
中年老记者还犹豫,另两个年轻人齐声应和,就帮着提了两提书籍,上路了。那个导游更猛,直接拿走了一个大包包,里面都是吃食,还有几升的饮料,笑着跟众人吆喝一声,脚程又快又轻巧,如覆平地。
何越见唬不住众人,只能暗叹一声,走在了队伍后方。
蔡晓雅小声埋怨,“没想到,你也会忽悠人!”
甩开了那手,自己走了。
何越看着渐行渐远的众人,苦笑一声,只能跟上。
这一中处,何越带着小伙伴和记者叔叔们,转过蜿蜒绵长的山路,看到蛇行般的土路,更看到了守山人、守林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和穿越时光的毅志。
他们越过清澈的山涧溪水,晨曦初露的山谷,美得像童话里描述的仙境,彩风突然从他们头顶驾起,跨过了整个山涧,美得难以描述,只能赶紧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两分。
他们也遭遇了危机,提的东西不小心脱了手,落了一山坡。他们手拉着手,栓着安全绳,一本一本拾回来。有人想要放弃了,便有人说如果这是长征路上重要的口粮,你们会扔下不要了吗?
这些并不是什么口粮,而是他们为弟弟妹妹准备的小礼物,是孩子们更渴望的精神食粮,是他们无法出山的人想要了解外面世界的一道窗口。
扔掉这些书,就好像把已经打开的窗口,给封掉?!
苦难似乎是人们认识世界最好的窗口,之后他们抓牢了自己手中的物资,没有再掉下一件。
掌心起了泡儿,破了皮,就用袖角包一包,继续上路。
白鹤鸣问何越,“这路,你走了10年?”
何越道,“我们从小就在山里路,如果说正式上学的话,其实只有8年。”
“8年?”其他人有些奇怪,“小学六年加三年,不该是九年吗?”
蔡晓雅接道,“何越读的是五年制小学啦!比我们少一年。”
秦瑶惊讶,“那,那他不会比我们还小一整岁吧?”
何越轻笑,“没有,我是八岁才读的书。之前在家里,父母教了我一年。”
陈康忍不住插了一句,“哥们儿,我走一次都想死了,你走了八年,你最牛!”
男生们都朝少年竖起了大拇指。
何越笑容还是有些腼腆,“其实,习惯了就好。这路上,有好多风景可看,我还有很多的小伙伴。”
这也没错。
这一路上他们见证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奇迹。
何越站树下一吹哨子,就有一串儿漂亮的鸟儿飞下来,落在他的手臂上。
其他人想试试,不行,按照何越的说法试了半天也不行,可把男生们郁闷坏了。
不过后来投喂小松鼠时,提物资的人享受了一波。
待到太阳终于从山坳子里爬起来时,整个山林从夜色寂寂中彻底苏醒,又是另一番灿烂美景。
满山的花,一丛丛,一簇簇,美得色彩缤纷,开得热闹夺目。
记者们的胶卷都换了好几轮,丁禹飞担心DV电量不够,都忍不住又拍了一大堆美照,还录了一轮视频。
此时,记者叔叔们已经跟丁禹飞商量,教他拍成片儿,回头会征用他的素材做节目,还可能有奖励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