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7章 各退一步
王肃过了半晌才来,行完礼,也不说话,静静地站着,等待曹芳发问。
曹芳扯了一些其他的事,最后才以不经意的口吻提了一句,郭淮案要结束了,廷尉的意思是司马昭的指控既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只有他的一面之词,不足为凭。
王肃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臣以为亦然。”
曹芳微微皱眉。“你也不相信司马昭?”
王肃刚要点头,随即意识到曹芳的态度,连忙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偷偷打量了曹芳两眼,斟酌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说缺乏人证、物证,难以定罪。”
曹芳不为所动,追问道:“那你相信司马昭吗?”
王肃有些牙疼,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说相信司马昭,那就是质疑廷尉寺,甚至有可能得罪天子。
说不相信司马昭,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将女儿嫁给他?是没眼光,还是攀附司马懿的权势?
反复权衡后,王肃打起精神,严肃地说道:“陛下,司马昭指控大将,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才行,否则就算是真的,又如何能取信于人?若能成功,将来诬告成风,人人自危,于公则朝堂不稳,于私则道德沦丧,绝非圣贤所乐见。”
曹芳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明知王肃有掩饰之意,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老成之言。
眼下不仅是证据不足,舆论也对司马昭非常不利。在司马懿、司马孚兄弟伏诛后,河内司马衰落已成必然,没人再愿意和他们沾边,即使是王肃这样的姻亲也要和河内司马割离。
根本原因在于河内司马虽然显赫一时,但其家族根基不够深厚,司马懿又以军功封侯,积攒的人脉大多在军中,难入真正的世家青眼。在位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司马懿倒台,立刻被人弃如敝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恰恰是曹芳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以经学传家的世家坐大,浴血沙场的将领反而被人轻视。
郭淮为什么要攀附司马懿?不就是因为在朝中没有人支持。以郭淮的家世以及文帝东宫旧臣的身份尚且如此,其他没有背景的将领想要升迁封侯又是何等之难?
“听说令爱不肯和离?”
提到女儿王元姬,王肃一声长叹,无奈地点点头。“她坚持说司马昭虽有罪,却没有辜负她,而且子女尚幼,不能无父母。且……”
“且什么?”
王肃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勉强说道:“且太傅四世老臣,再受托孤,虽晚节不保,毕竟是有功宿臣。陛下仁慈,不使太傅绝嗣。她身妇人,更不能坐视子女沦为奴婢,对人间丧失信心。”
曹芳眉头一挑,若有所思。
他盯着王肃看了片刻,挥手示意王肃可以告退了。
王肃行了礼,退出大殿。站在廊下,想着刚才的应对,暗自一声叹息。
“女儿,我尽力了。”
——
曹芳反复权衡利弊,最后又征询了尚书令丁谧的意见,决定接受廷尉寺的判处意见。
但他以司马懿有功的理由,赦免了司马昭。
丁谧的理由是司马懿已死,司马昭不仅是从犯,而且才能平庸,难以为患。赦免他,既可以体现朝廷的宽容,又能安诸将之心。
司马懿在军中多年,不仅战功卓着,更有大量的旧部。如果朝廷做得太绝,会危及军心士气。
至于郭淮,他除了是司马懿旧部,还有太原世家的身份,更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杀了司马昭,等于认定郭淮是冤枉的,朝廷不仅不能免他的职,还要给他补偿,至少应该官复原职。
留下司马昭,可以提醒朝臣,虽然证据不足,但朝廷已经认定郭淮纵敌的事实,想为郭淮鸣不平的人心里要有数,不要太放肆。朝廷真要查,肯定能查得出真凭实据,到时候大家都不好看。
各退一步,相安无事。
这个结果当然不是令人满意的结果,却是所有结果中最能让曹芳接受的结果。
政治就是妥协,从来不是简单的是非黑白。
甚至可以说,是非黑白是次要的,利益和博弈才是真正的重点。
曹芳的态度得到了司空杜恕的支持。
杜恕也觉得这么处理比较合适,既敲打了司马懿的旧部,有利于肃清司马懿的影响,又没把事情做绝,逼得一部分人狗急跳墙,甚至铤而走险,对维护前线的稳定有利。
有了杜恕的支持,朝会就成了一个过场,廷尉寺的处理意见得到了一致同意,曹芳对司马昭的法外开恩也让无数人长出一口气。
既然司马昭都可以不死,与司马氏有关系的人更不用担心了。
——
司马昭出了廷尉狱,抬起头,看着灿烂得有些刺眼的阳光,眯起了眼睛。
狱中数月,恍如隔世。
这是他三十八年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体验。
“让开,让开。”几个精壮汉子走了过来,不由分说的将司马昭推在一边。司马昭防备不及,被推得踉踉跄跄,险些摔倒。那些人也没看他一眼,甩着手臂过去了。
司马昭敢怒不敢言,只是恨恨地盯着那些人的背影。
“夫君。”王元姬奔了过来,扶起司马昭。
“阿翁。”司马炎、司马攸也跟了过来,抱着司马昭,泣不成声。
司马昭转过头,看了王元姬一眼,愣住了。
眼前的王元姬布衣荆钗,素面朝天,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民妇。
“你……”
“妾带着安世和桃符(司马攸)来接你回家。”王元姬轻声说道:“快走吧,郭淮待会儿要出来了,遇上了不好看。”
司马昭这才反应过来,一边起身,一边回头看那些壮汉。“他们是郭淮的部曲?”
“嗯,领头的是郭统。”王元姬扶着司马昭,迅速离开了廷尉狱,一边走一边解释相关的情况。
郭淮在狱里的时候,郭统四处奔走,其中去得最多的地方不是郭淮在洛阳的府第,而是太尉府。太尉王凌是他的舅舅,这个忙不可能不帮。
杨伟等人矢口否定司马昭的指控,其中就有王凌的影响。身为嫌犯之子,郭统自由出入太尉府,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听说王凌已经回京,就任太尉,司马昭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
走了一会,司马昭突然反应过来,他们走的不是回家的路,而是去宫城的路。
“夫人,这是……去哪儿?”
“叩谢天子。”王元姬脚步不停。“夫君指控郭淮不成,按照诬告反坐之法,岂能活命?是天子念阿舅旧勋,赦免了夫君。夫君重获自由,自然应该去叩谢天子。如此,那些想报复夫君的人也会有所忌讳,不敢肆意妄为。”
司马昭本来不想去,听了王元姬的后半句,这才意识到王元姬用心良苦。
他反告郭淮,已经自绝于士大夫,想报复他的人不知有多少。没有天子的庇护,他出得了廷尉狱,也活不安稳,随时有可能被人杀死。
“多谢夫人。”想起当初对王元姬的粗暴,司马昭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