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1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4章 论勤俭还是得小五
为了能让自己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饱饭,也为了能保住自己的人头。
流民们不得不随着顾半夏在盐水村挨家指认。
身后跟着一大溜看热闹的人。
姚仙儿她娘幸灾乐祸的说道,“小寡妇不懂得藏拙,有点破钱就想着显摆,每次去镇上都要买一牛车的东西,唯恐旁人不知道她有钱,现在遭报应了吧?”
朱小苗呸了一声。
维护顾半夏说道,“你这张嘴真是臭,有本事像人家半夏一样能赚钱啊,人家自己赚了钱自己花碍着你什么屁事?你就差把嫉妒写在脸上了,老虔婆!”
金杏花(赵大嫂)抱着宝妹,轻声细语的也开口,“半夏招谁惹谁了?真是晦气!”
眼看着太阳落到正头顶,一天已经过去了大半,只认了大半个村子还是没有找到那个腌臜东西。
下一家到了张远家。
顾半夏刚刚进去院子。
姚仙儿便跑了出来,抚摸着自己还未显怀的肚子,“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顾半夏冷冰冰的问道,“张远在家吗?”
姚仙儿抿了抿唇瓣,大声说道,“小寡妇真不要脸,我还在家就迫不及待上门来勾引我家相公,我呸,不要脸不要脸!”
村长媳妇儿大半天都没有讲话。
是因为昨儿夜里村长专门求他媳妇儿,今天一定不要大着嗓门轰轰烈烈的骂人,所以她一直忍着。
眼下实在忍不住了。
村长媳妇儿双手一掐腰,“姚仙儿,你说这话才是不要脸,我们这么多人跟在半夏身后,你是眼瞎了吗?你家相公有什么好勾引的?小白脸,扁拉嘴,耷拉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姚仙儿脸一红。
还是硬撑着说道,“我家相公得了风寒,怕传了大家。”
顾半夏不理会姚仙儿。
径直就要进屋。
姚仙儿哎了几声,立刻追上去,挺着肚子和顾半夏对峙。
姚仙儿她娘立刻喊道,“小寡妇,要是我闺女肚里的小娃娃有个好歹,老张家和老姚家都不会让你好过!”
顾半夏冷笑。
吓了姚仙儿一跳,她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不怕你!”
顾半夏一只手抬起她的下巴。
微微一笑,“你舍得让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吗?我可以帮你。”
姚仙儿一对瞳孔倏然瞠大。
她后怕的护住自己的小腹,“你……你敢!”
下巴上。
顾半夏的手指冰冷的像是冰块,顺着她下巴上的皮肤,侵入到身体里面,那股邪邪的冷意逐渐遍布四肢百骸,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姚仙儿竟然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
她下意识的后退半步。
顾半夏一把推开她, 大步流星走进屋里。
张远躺在炕上。
额头上敷着一块冒着热气的毛巾,整张脸敷的通红。
顾半夏上前。
一瞬间后,便拎着张远来到院子里,扔到流民身上。
流民唯恐自己会被传上风寒。
赶忙一脚把张远踹开。
然后才踮着脚尖张望着张远的长相,“对对对,就是这位兄弟告诉我们的,就是他说秦老三小娘子家里的银子都藏不下!”
事已至此。
张远也不装了。
他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一袭深蓝色衣袍,他长得丑,斯文败类顶多占了一个败类。
重重的叹了口气,张远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都是大周朝的子民,我们都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如今我们的兄弟家园受难,像秦老三家小娘子这样有能力的人,为什么不能善良一点,救一救我们的兄弟呢?!”
这话说的就纯属不要脸了。
就连村长都想指着张远的鼻子骂一句不要脸。
天下之事,自古以来便是,帮了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张远说这话实在是不要脸到了极点了。
顾半夏摸了摸鼻子。
啧啧有声的点点头,“张秀才觉悟真高,所以,张秀才的意思是自己愿意接济这些兄弟们?那你们还等什么?赶紧去张秀在家到房里吃吃喝喝啊,人家都把你们当亲兄弟,你们也甭把人家当外人。”
张远脸色一变,“你敢!”
顾半夏噗嗤一笑,“你还要不要脸?还要不要?”
说着。
顾半夏上前,抬起手,甩了张远两个嘴巴子,“你那花花肠子里面埋了什么祸心以为旁人不知道?张远,你耍心机动了我家孩子,别怪我不客气了。”
飞起一脚,张远被踢飞,撞到篱笆墙上,将篱笆墙撞坏,飞出去几米远,在地上翻滚了两圈后,疼的呜咽哀嚎,不停喷血。
“相公——”
姚仙儿喊了一声,“顾半夏,我要跟你拼了!”
她张着双手扑向顾半夏。
顾半夏一手便轻而易举的困住姚仙儿,低声在姚仙儿耳边说了一句话,“你肚子里的孩子,确定是张远的吗?”
姚仙儿狠狠一怔,“你什么意思?”
看到姚仙儿的反应,顾半夏知晓了,是张远算计了姚仙儿,不是姚仙儿算计了张远。
顾半夏嘴角残忍的勾起,“你晚上尽管试试,他还能不能起势你便会知道事情的真相,姚仙儿,祝你好运。”
说罢。
顾半夏蓦地松手。
姚仙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顾半夏拍拍手。
问流民们,“我有个营生,碾药粉末,包吃包喝包住,没有工钱,你们要不要干?三个月以后,如果你们工作努力,且没有引来其他的流民,每日工钱十文,隔三个月看你们表现涨一次。”
流民们想都不想,重重点头,“干干干,我们干!”
顾半夏心里笑了笑,她和魏宗元的生意,届时估计要整个村子都加入进来干,但是现在她不想告诉村民们,因为……
顾半夏想“借刀杀人”。
所以她笑着说道,“张秀才真是好人,唯恐累着大家伙,特意从外乡给我找了工人。”
众人面面相觑,后悔莫及。
淦!
他们梦寐以求的去顾半夏家里做工的机会,被流民抢走了!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张远。
大家伙忍不住对张远怀恨在心。
在顾半夏公布每家再招一人之前,张远家门口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骂骂咧咧两句,还有不少小孩子被家里人差使来张远家门口扔牛粪扔狗屎。
村里整天响彻着顺口溜:张秀才,赛狗屎,读书读到狗肚子,狗肚子有个啥?骨头秀才和狗屎。
还有什么:秀才秀才,蠢驴踩踩,踩坏脑袋,变成废材。
再比如:盐水村真厉害,养了个坏蛋是秀才,坏蛋坏蛋怎么办?拿起土坷垃跟他干!
还有:左看是蠢驴,右看是傻猪,仔细一看,哎呀妈呀是秀才。
张远一家人苦不堪言,甚至起了搬家的心思。
这就是后话了。
当前——
最重要的是十几位流民的安置问题,顾半夏经过村长在山下买了一块地,让他们自己去开荒,去盖房,十几个大老爷们十来天就盖了一间房,大通铺,挤挤睡就可,不求舒服。
宋员外来送宋珏的时候,告诉顾半夏目前不少流民继续北上,很有可能会经过盐水村,顾半夏找到村长,村长迅速敲锣打鼓将大家伙聚集起来。
千叮咛万嘱咐,最近一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表现的穷一点,把家里最破的衣裳拿出来套上。
宋员外离开之前,顾半夏拜托他给魏宗元飞鸽传书说下第一批药丸子可能会推迟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
之后,顾半夏特意去嘱咐了十二个流民,“你们给我老老实实窝在家里不要出来,我知道兴许来的流民中有你们的亲戚,可是天灾人祸下,吃饱肚子才是唯一追求,饭就那么多,人越多你们就住的越挤,吃的越少,希望你们明白我的意思。”
他们对于顾半夏已经是感恩戴德了。
哪里还敢给顾半夏惹麻烦?
再说小娘子说的对极了,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谁还顾得了旁人啊?
连连点头。
发誓保证。
顾半夏回家后,发愁了,她家没有旧衣裳,得现打补丁。
收拾了孩子们的衣裳,顾半夏挎上小包袱,要去找杏花姐帮忙打补丁的时候。
小五突然从东屋出来,“娘,我之前把你让扔掉的旧衣裳都偷偷藏起来啦,正好现在就用上了!”
顾半夏:“……”
——————
【顺口溜都是自编,不押韵,勿喷,臣妾尽力了!】
【九千岁:看在咱俩都是岁岁的份上,我也不要求见媳妇儿了,就拿我出来溜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