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一切从牧马人开始
作者:尘世间小小书童 | 分类:都市 | 字数:40.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章 老谋脸
见几人脸上有点失望,善于细微观察的吴干事,立马说道:“我们可以做一个类似的电视锅出来,用铝来做...像锅盖一样的,但是厚度要厚一点,弧度、大小大概是这样这样...”
蹲在地上的康思杰,拿了小石块,一边在地上描绘,一边绘声绘色地用语言描述了一个小点的电视锅出来。
记得电视锅太大的话,有个缺点。
锅太大,收到的信号多,那么能看的节目也多。
但其中有些国外的节目,内容不太好。
想着要是用小锅的话,能收到两三个自己国家的电视节目,就可以了。
也够了。
有人心里,是这么想的,所以,锅也是这么画的。
“吴干事,多谢您了!”得到了能看电视希望的赵巧英,很是高兴,盛情邀请某人:“您要是有空,等会上我家来打羽毛球吧?”
男人的魅力过大,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亲近。
“呵呵...你们玩吧!”康思杰轻轻摇头,一双深邃的眼睛,盯着周围的山石说道:“我想在附近多转转,采风!”
采风,实则是喝西北风。
至于小姑娘之类的,对经历过岁月的自己来说,她们,还都是娃娃呢!
“吴干事,下面那条沟,就是青龙河!”被村肝部指派在前方带路的孙旺泉,将某个吃饱无事的闲人,带到了一处名叫青龙岭的山坡上。
此地离上边的老井村大概有二三里路,而在呈现五六十度的山脚下,则有条静静流淌的河流,浅浅弯弯的河道里,有动静轻微的水流。
一片坡上,有几十孔坍塌残毁的旱窟窿。
老井村的祖祖辈辈,从清到今,历经千辛万苦才挖出来的废井群。
当初,老井人是想着临近河道,(打井)或许会更容易出水。
可惜,事与愿违!
没有一口井,能出水的。
“嗯...”鼻音回应的康思杰,瞅了眼河道,再仔细扫描了四下环境,断定这里不是电影上能出水的地方。
影片里,他们新打的井,位置应该不是在这。
还要再走点山路,找找。
找找那个叫...
“旺泉同志知道怎么找水么?”看着前世很是熟悉的脸皮,康思杰莫名一笑。
这个家伙,参演的几场电影,都艳福不浅啊!
但是,别看孙旺泉带着一张日晒风吹、沧桑褶皱的老谋脸,实际上他的年龄才二十出头多一点。
都怪这一方水土?
“跟俺爹学过一点旧时井夫子看井的本事!”孙旺泉有点不好意思地蹲下,一屁股就坐在了满是土石的地面,顺口问道:“吴干事您知道找水么?”
爬上爬下的,也有些累了,二人都坐下来休息一会。
已经坐下揉着脚脖子的康思杰,善意说道:“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就看过一点书,听别人说过一点,不是很懂...要是旺泉同志晚饭后有空,就过来,大伙一起研究研究?”
“好!”性格有点儿内向的孙旺泉,高兴应道。
即便是村里仅有的三个高中生之一,但不是大学生身份的孙旺泉,在一众经验丰富的打井人面前,依然是小辈。
何况,旺泉爷和旺泉爹,还在呢!
“先回村子吧,我有点渴了...”起身拍拍屁股的康思杰,随口问道:“县里有布鞋售卖是吧...巧英同志,她明天什么时候上县城?”
有人穿着皮靴走山路,脚疼啊!
得买两双软底布鞋,保护一下自个脚掌,才行!
是夜,老井村里,一间用来学习文件、收集民意、扫盲学习的屋子,亮起了浅黄色的光晕。
照耀着不少的身影。
嘈杂的空间里,或坐或立地挤满一堆大大小小的吃瓜群众。
不知是来凑热闹的,还是来看人的。
“大伙静一静,静一静...”经验丰富、不会怯场的吴老师,上场了,先笑道:“在这里,我先感谢乡亲们能来捧场!那么现在,闲话少说,我先抛砖引玉,说一下自己的观点...等我说完了,大伙再一齐讨论讨论!”
“打井,不得不先说下与之相关的地理环境!”
“如果是水系丰富的平原,找块空地,随便打井便可!”
“但老井村是在高原地区,而且是在高高的太行山里!”
“这样,想找地下的水,就十分不容易了!”
“...还得看埋在地底的石头,石头里能不能藏地下水...石头有成千万种,有的石头能锁住水,有的就留不住水...”
“...水分死水和活水,井水也有旺水井和贫水井之分...”
“...比如连通青龙河的地下水,就是旺水...”
“只是,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挂墙的黑板上,画出弯弯曲曲水路径线条的吴老师,侃侃而谈接着说道:
“青龙河的水,也一样!所以水有可能会在青龙岭阳坡的地底下,绕了个大弯,跑到另一边去了!”
“哗!”众人似是恍然大悟,发出阵阵惊呼!
难怪!
祖祖辈辈前前后后在阳坡上打出来的井,都是废井!
“...现在我们就说说,该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打井!”康思杰继续挥动手臂,在黑板上画出竖直的两条线,说道:“以前的打井方法,一般都是直上直下,有土挖土,有石炸石...”
“这种打井方法,只能求龙王保佑,刚开始找到的地穴位置,就是对的,才能出水!”
“...在老井村的环境里,科学的打井方法,应该是这样...”康思杰在两条线下,画了个椭圆形状,说道:“找到基石层后,就要在井下挖出一个洞来,用比较大型的钻井设备,几人合力使用,钻穿石头,让里面的水,走出来!”
“到了钻井步骤,就是考验耐性的时候了!”
“因为,地下水会在石头的几米深处!”
“要一点一点地往下钻!”
“...注意,井下面掏空了,就得加倍留意上方的井筒,加倍注意不要塌方了!”
之后,众人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吴干事,西井...村里挖了有第一段时间了,就这样不挖,有点可惜了...”村里出主力的几个打井人,如是说。
大伙日日夜夜、辛辛苦苦挖了这么久,如果只听别人那么一说,就不挖了,心里总有个疙瘩。
万一出水了呢?
听讲了这么多,像是很有道理。
但是...
不到黄河心不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