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萧总被娇宠了
作者:海角天涯部落 | 分类:现言 | 字数:3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抑郁症
你们来提醒了我,学生这些天陆陆续续来用电脑的很多,男生有一次来用电脑,我看到孙平跟在他身后走过去,还一直在窗户前停留好一会才离开。
“什么时间?”
“我想想,3号,那天周日,我来值班。”
“校长我们还要问她一些问题。”
“王主任让孙平马上来这里。”
“3号那天你是几点钟打扫的微机室?”洛斌单刀直入。
“不记得。”
“男生进入微机室后你停在窗外那段时间做什么?”
我……我……
“回答问题?”洛斌严肃地说。
孙平终于抗不住了,蹲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就是我篡改了他的志愿,我恨他,是他让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你是怎么篡改的?”
我趁他填报志愿时透过玻璃偷偷记下登录密码,然后利用早上打扫卫生的机会,用密码进入他的页面更改了他的志愿。
“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
小孙啊当时你逼得人家孩子差点自杀,本打算让你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再给你一次改正的机会,你太令人失望了,你被学校开除了。
孙老师,念你曾是老师,人难免有犯错的时候,我高看你一眼,没想到这种事你都能做得出来。你也是一个妈妈,人家孩子的命差点毁在你手里,人家孩子好不容易找回人生方向,你还想再次毁了孩子吗?你的心是什么做的?王主任也气愤到极点,
洛斌给她戴上了手铐,校长男孩这事?
我马上向教育局汇报情况,争取一切机会还学生公道。
洛斌和王主任同时向校长伸出大拇指……
教育局领导得知事情真相后,经过请示研究,同意男生重新填报志愿。
另一方面,根据法律规定孙平被判行政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
男生志愿事情得以解决,几个人都为他高兴。
“走过了低谷才得以见识高山,但是处在低谷中的人们真的很难啊!”于清敏感慨。
大家感觉到于清敏情绪的低落,萧雨荷拉着她的手拍拍,安抚一下她。
萧雨荷以为她是生理期情绪低落,没有多想。
第二天大家上班,于清敏说你们先走,我这会去,萧雨荷今天有课也先走了。
奶奶在院子里发现院门没锁,以为他们忘记了,推门进来发现里屋门也没锁,心想可能走得急忘记了,走过来准备把门锁上,发现房门虚掩着好像有声音。
推开门一看吓了一跳,于清敏躺在床上,地上滚落着一个药瓶,奶奶认识,那是管她睡觉的药。
她大声喊:“清敏!清敏!”没有回音。
89年没有电话还真是不方便,她急忙向萧雨荷学校跑去,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跑两个红绿灯路口,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一屁股坐在保安亭起不来了,保安已认识奶奶急忙联系萧雨荷。
奶奶看见由远而近的萧雨荷,“快……快……清敏她………”
萧雨荷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奶奶怎么了?”
“清敏她……她……她吃安眠药了。”
“啊……”
“快……”奶奶急得话都说不顺畅了。
萧雨荷用保安亭里的电话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报告了地址,伸手拦一辆出租车往家赶。
到家时发现于清敏躺在床上,两眼紧闭,嘴吐白沫。
她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引领救护车,120车赶到时萧雨荷帮着医生将于清敏抬上车,以最快的速度驶向医院。
医生急忙将于清敏推向抢救室,萧雨荷在抢救室外焦急地搓着手走来走去。
她在心里默默祈祷,“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她有些慌乱,走到医院IT卡电话机旁给洛斌打电话告诉他于清敏的事。
“你别急,我得马上到。”萧雨荷放下电话泪如雨下,她无力地靠在墙上,眼睛紧紧地瞪着抢救室。
洛斌等人急忙赶到时,抢救室的门也刚好打开,杨成一个健步冲到医生面前,我握着大夫的手问:“病人怎样?”
“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可以送入病房。”
“谢谢!谢谢”杨成不停地道谢。
护士随后将于清敏推了出来,她的脸色蜡白,目光呆滞,杨成握着她的手不停地说:“你怎么这么傻啊!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
很少流泪的杨成此时哭得稀里哗啦,接过护士手里的推车,亲自将于清敏推入病房。
景阳虹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大家情绪都很低落。
杨成把于清敏抱入病床上,轻轻地为她盖好被子。
大家知道他俩有好多话要说,兜主动退出了病房。
于清敏搂住杨成的脖子失声痛哭起来。哭吧!哭吧,把心里的委屈都哭出来会感受些。
杨成抱着她,任凭她哭个酣畅淋漓,他不停地为清敏擦拭眼泪。
哭泣也是释放压力缓解情绪的一种,
于清敏终于停止了哭声,疲惫地睡着了。
医生请家属过来,严肃地说:“病人是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最好能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大家静静地听医生说话,眼睛都是瞪得大大的。
“在咱们医院可以做心理咨询吗?”
“可以,平时家人也要及时疏导患者的情绪。”
于清敏恢复一些体力时,杨成抱着她来到心理医生面前。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医生先问她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有没有遇到委屈、愤怒不开心的时候。
于清敏从小父爱缺失,母亲独断专行,这也是形成她遇事容易退让、隐忍的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小时候情绪长期没有被满足,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丢失了感受真实自我的能力,不太习惯表达自己的感受,长大后,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就习惯了封印自己的情绪,日积月累,情绪得不到释放,积压在心里就导致抑郁症。
于清敏问医生:“我也病能治好吗?”
医生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不确信每个人都能变得越来越好,心理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于是杨成陪着于清敏每周来做一次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