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职场教科书

作者:蓝88 | 分类: | 字数:31万

第四十章 情移

书名:职场教科书 作者:蓝88 字数:3274 更新时间:2025-02-21 02:12:00

颜龙一夜没有睡踏实,有兴奋原因,更多的是疑惑好奇,和猜测着鸿雁化妆品公司女老板盛情款待背后的用意。

昨天的晚餐估计花费要一千多元,那瓶不知什么品牌的红酒价格还不好猜。

歌舞厅门票,六个人五百多元,还有满桌子的酒水食品,而且没有动多少,好是浪费。

让歌舞厅主持人现场致欢迎词,肯定又得花费不少银子。

“小曹,等会你请姚经理来一下。”吃早餐时,颜龙想着了酒店的姚经理。

余总她们既然说是认识姚经理,那就把姚经理请过来,向他了解些情况。

昨晚雁月歌舞厅演出结束后,颜龙他们就回房间去了,留给余总两盒录像带两套剧照。

贺总送他们到歌舞厅门口,回到余总身边。

“贺姐,你看下午颜主任的建议怎么样。”

“策划水平很高,分析的也正确,我们是可以选择一两个城市,去拓展一下新产品市场。”

“明天你再去找一下颜主任,今夜我们回去都好好再想一想。”

姚经理会抽烟,但他身上没有带香烟。

颜龙先塞了包三五烟给他,然后俩人点起香烟,在房间里聊了起来。

余总名叫余雁南,今年二十四岁。

贺总全名贺鸿娜,比余总大两岁。

俩人都是土生土长的W市人,从小同住在一条街上。

余雁南的父亲,十多年前飘洋过海去了新加坡。

W市很早就有人出国谋生,在法国墓地,有1895年立的W市人墓碑。

中国改革开放后,很多海外华侨返回故乡,到中国投资做生意。

两年前,余雁南父亲投资开办了雁月歌舞厅,并将歌舞厅交给中专毕业的女儿打理。

余雁南有个哥哥,在新加坡澳洲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知道歌舞厅是余总她自家开的,颜龙豁然开朗,昨晚的疑惑也随之全部冰释。

没动过的酒水食品,想必也不会浪费了,让主持人致欢迎词看来也不见得是件难事,说是给我们济公活佛电视剧做广告,也可以说是用剧组人员提高歌舞厅的名望,丰富一下节目内容。

“鸿雁化妆品公司,是她们俩人合伙开的吧?”颜龙从俩人名字上作出的判断。

“是的,贺鸿娜婆家有点背景,公公是W市领导。”

“她们公司经济效益怎么样。”

公公是市领导,政治背景话题太敏感,知道就行,颜龙没有多问。

“公司成立快有一年,生意在W市不错,我们酒店用的都是他们的产品。”

“姚经理,金海镇工业办公室俞主任,你熟悉吗。”颜龙想顺便再了解一下金海镇情况。

“没见过,不认识,金海镇这两年发展很快。”

“我们昨晚喝的红酒,是什么牌子?”颜龙想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性,而且他对酒较有兴趣。

“应该是1986年的英国木桐,余总请客经常用这款红酒的。”姚经理不加思索的回答。

“这瓶红酒,卖多少钱一瓶。”

“在我们酒店是二千八百元。”

“昨天晚上那顿饭,要四千多元了吧。”颜龙尽量平静地问道。

“余总老板大了,光是歌舞厅每天营业收入三、四万元,她爸爸老板更大,在新加坡有自己的公司。”姚经理感觉到了颜龙的吃惊,笑着解说。

姚经理离开后,颜龙沉思了好一会儿。

颜龙在有机玻璃厂期间,利用休息时间辛苦干零工,曾月赚过一千多元钱。

到影视公司后,最多一次拿到过七百多元的业务提成,当主任后月工资也有二百多元。

现在看起来,这些钱都是小儿科了。

这次准备自己投三千元钱,在W市拉电视剧广告业务,为此心里犹豫挣扎了好几回。

今天是在W市第五天,花费已经二千多元了,广告业务仍无响动,令颜龙日益心烦意乱,进退维谷。

“失败啊,已是快三十的人喽。”

想着家中一岁的女儿,已经是副处级的夫人,自己却仕途财路一无是处,颜龙顿感沮丧万分,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叹息起来。

金海镇工办俞主任来了,拎了个黑皮包,身后跟着个司机,个子比陪他进来的小屈矮大半个头,整个人显得黑瘦,长袖白衬衫没有掖进裤腰。

金海镇有近百家乡镇企业,其中有二十来家已初具规模,大多生产印刷设备,在国内同行中很有名气。

镇里还有很多家庭工厂,从事挂历、日历印刷生意,由于产品质量好,价钱便宜交货快,中国的挂历、日历大半都是金海镇印制,东南亚港澳客商每年有来订购。

1990年,金海镇经济总量超十亿,在W市的两百来个乡镇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商贸发达的城关镇,和有几家大中型国企的南山乡。

九十年代,县市GDP过百亿,乡镇能过十亿,算是中国经济强县、强镇。

大家边看济公活佛录像边说事,俞主任邀请颜龙他们去镇里,看看是否有需要做广告的企业。

颜龙借故离开了房间,来到607房。

“小曹小沃,你们过去和小屈一起跟俞主任去聊聊,我休息一下就过来。”

颜龙觉得今天自己情绪低落,特别容易疲惫,心里一种从未有过的累。

工厂干活的辛苦,怀才不遇的愤慨,家庭环境的压力,广告生意没着落,甚至还有苏红离去时的落寞,今天都聚集在了一起。

“我多潇洒,多自在。”隔壁房间在播的济公活佛电视剧主题歌,隐约还能听见。

“咚咚咚”小屈敲门进来。

“主任,俞主任请我们去金海镇。”

颜龙看了下手表,巳快到中午十一点钟。

“好吧,你带上两套磁带和剧照。”

俞主任开来的雪佛兰大霸王,宝蓝色车身,金色十字车标,车价二万多美元,还要有购买进口车的指标,搞到指标就能转卖十万元人民币。

进口大霸王不但造型酷,而且车厢宽敞,六个人坐进去不觉得拥挤。

与颜龙想象的一样,车停在镇上一家饭店门口,大家先吃饭。

一位老板替颜龙拉开车门,口中念道:“欢迎,欢迎。”

“这位是济公活佛剧组颜主任,这位是我们新光印刷装备厂童厂长。”看来俞主任事先已找好了午餐埋单人。

这样的场景,颜龙已经司空见惯。

可能是经济发展太快,金海镇的基本建设来不及跟进,镇头面貌不及颜龙去拍过电视资料片的N市ZX县的几个乡镇。

一眼望去,没看到什么高大气派的楼宇,街道两边还是两三层的居民房,楼下开着店,楼上住人。

路上汽车不多,摩托车倒是不少,轰鸣着马达卷起烟尘在颜龙他们面前来回驶过。

一样先吃汤面,再上酒菜,中午颜龙不喜欢喝酒,叫服务员给他泡了杯绿茶。

见颜龙如此,大家都选择了喝茶,让服务员沏来一大壶碧螺春,每人倒一杯。

席间无酒,气氛显得不是那么热烈,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一个小时,午餐用完,桌面上的菜肴只吃去了一半。

但是,在吃午餐时,却发生了一个不小的插曲。

小屈回N市取录像带时,公司已经定制了录像带包装盒,图案设计精美,精致塑封包装,并在醒目位置印着醒目的“济公活佛剧组赠送”。

“这是原版带吧?”童厂长翻看着颜龙送他的录像带和剧照。

盗版录像带十几元一盒,原版的要七八十元,甚至一百多元,而且不好买到。

颜龙送童厂长的是四集济公活佛电视剧原版带,而且是剧组人员送的,确实有些珍稀。

“颜主任,录像带能再给我些吗”。

童厂长的话,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齐齐射向颜龙。

“童厂长,还要多少盒,您准备作什么用。”颜龙也颇感意外。

“我想送送朋友,还有剧照也最好再给我一些。”童厂长的目光充满了期盼。

颜龙没有马上回答,他把目光移向俞主任,一边在思考。

自己手头上倒是还有三十盒录像带,估计在W市也是用不完的,多送几盒给童厂长未尚不可,但是每盒录像带公司要收自己三十元成本,剧照收八毛钱一张,如果能做个十五秒随片广告,这些录像带和剧照全部送给你都可以。

“老童,人家剧组工作要用的,你到底要多少盒啊?”俞主任看似在责备,其实是在帮他们的厂长把话说完整。

“录像带加剧照,给二十套有吗。”童厂长真来劲了。

颜龙断定童厂长要把这二十套录像带和剧照,用在生意上送客户去的。

“老童,这么多珍贵的录像带不能白送给你吧,给剧组赞助赞助。”俞主任不愧为经济型干部。

“当然,当然,二十套录像带加剧照我赞助两万元。”企业家就是这样精明直白。

加上先前送俞主任和童厂长的,二十二套录像带加剧照,换来两万元赞助款,是颜龙他们这次去金海镇的全部收获,也是到W市后的第一笔成功的业务。

下午四点多,俞主任让司机用车把颜龙他们送回了洲际酒店。

鸿雁化妆品公司贺总在洲际酒店大堂等候颜龙,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