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奇事幸福村

作者:人山人海的牛头丸 | 分类: | 字数:48.2万

第154章 突然回家

书名:奇事幸福村 作者:人山人海的牛头丸 字数:4314 更新时间:2025-02-23 04:02:36

陈玉花在说之前干咳一声,又问句可别生气,见马凤英望她笑了,才说。杨霞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媳妇,当年两口离婚,都赖你这个婆婆不好,把杨霞当外人看。马凤英听了是是是的点头,并且眼泪出来了。眼泪出来有两点,一是这些年一人带孙女诗诗过日子没容易。二是高兴激动,杨霞回来了,唐权回来了。

而现在陈玉花说的话,何尝不是心里话。她马凤英太好强了,太自我,太自大,家三儿走的那一刻,她白天黑夜的后悔过,可世上没有后悔药。今天她都清楚的记得,要没有孙子诗诗,她要么上吊,要么跳河,要么喝药,一死了之。就因为诗诗,她觉得,她必须活着,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把诗诗养大,看着诗诗上学,上大学,结婚嫁人。她再死也不迟。

当然她也知道这些年,左邻右舍也帮了不少忙,尤其是陈玉花和赵仁两口子,诗诗生病发烧抽风,赵仁开车送她和诗诗去医院,陈玉花帮忙看家,捣猪喂狗的。

现在陈玉花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完全是为她好,她还生什么气。听了连说说的对,又把自己自责一番,是她不好,是她错了,并叮嘱陈玉花,以后看到她做的不对的地方,一定告诉她,她可不能再犯错了。陈玉花笑,说咱们老了,观念得变,说起赵辉昊放弃北京生活来这儿养鸡的事,又说起赵艳把离婚成了植物人的宋杰接来养活的事。意思就是,这些年轻人的观念,她们想不通也得接受。

马凤英带着陈玉花、赵仁回家时,诗诗和唐博渊居然头挨头凑到一块玩手机游戏,边玩边咋呼,快!快!这!这!杨霞在桌上摆放餐具。

看到赵奶奶和赵爷爷来了,诗诗叫赵奶奶,赵爷爷。唐博渊也跟着叫赵奶奶,赵爷爷。赵仁笑着在唐博渊头上抹一把,说唐博渊胆子比唐权大。又问这儿好不好。唐博渊头一仰,说这儿好在有个奶奶,和姐姐,在老家就我和我爸,别人也老欺负我。赵仁夸唐博渊嘴甜,讨人喜欢,又说在这儿有人欺负你,就找赵爷爷。唐博渊仰着头问,真的假的。赵仁拍把胸脯问,你看爷爷像说假话的人吗?唐博渊笑着摇头说不像。赵仁见一旁的杨霞也笑,又问唐博渊,杨霞阿姨好不好。唐博渊更会夸,说杨霞长得好看,看得出脾气比他妈好。

这话惹得所有人笑,唐权带着围裙,端着饭菜进来,一看是赵叔,赵婶,满脸含笑,激动的又是请坐,又是让吃水果。坐下一起吃饭时,因考虑到孩子们在。

赵仁一直讲村子里的事,说他和董福办了宏福养猪合作社,朱老二办了梅花鹿养殖合作社,董叔老两口在镇上开了废品收购站。唐权说家乡的变化好大。马凤英打岔,说赵辉昊北京有房,都跑回幸福村来养鸡了。赵艳千万富婆,离开重庆也来养鸡了。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大着呢!

村子里这些年的变化,赵仁一听就激动兴奋。说唐权,这次回来,就跟着他好好干行不。唐权在说之前,望杨霞,杨霞正吃菜。赵仁懂什么意思了,又要讲什么?见马凤英给他使眼色,吩咐诗诗带唐博渊去隔壁房间玩。唐博渊这丑孩子还贫嘴,说大人的事,他听听也无妨呀!见父亲唐权瞪他,跟诗诗乖乖去隔壁了。

两个孩子走了,赵仁觉得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了,开门见山问杨霞,想没想过复婚。杨霞却说这么多年一个人习惯了。马凤英急了说杨霞,以前可答应过我的,唐权回来,你们复婚。现在唐权回来了,就算我求你。

诗诗被婆婆含辛茹苦养大,杨霞是怀感激的。婆婆此时说求杨霞,杨霞怎敢担当,说这事先缓缓。陈玉花、赵仁也说这事缓缓。马凤英却不让步,说她想好了,不拖累唐权,让杨霞和唐权复婚,带上诗诗进城生活,唐博渊留下和她待农村。唐权说不行。

唐权说不行,所有人望他。他知道大家误解他了,就讲十二年前,他离家到了新疆,因举目无亲,一时吃住成了问题,去一饭馆吃饭,刚好老板是老乡。一聊,聊投机了,老板人痛快,说唐权这大冬天的,一时找不到活干,就在他菜馆,帮他每天购菜买肉什么的,他媳妇生了儿子才三个月,在家看孩子呢!他一人忙不过来。唐权答应了。

冬去春来,唐权在老乡的面馆干了三个月,正准备到工地找活干,结果老板得了胃癌,又是动手术又是化放疗,唐权在这个时候离开,就是不仁不义。他安慰老板两口子,安心治病,饭馆有他呢!饭馆主要经营的是炒菜拌面,拉面师傅在这儿干了三年,老板两口好,也愿意在这个时候留下来。更主要的是以前老板炒菜,现在老板病了,炒菜再找个人,开销就大了,唐权决心自己来。

为了把菜炒好,他买了美食大全。又因以前见过老板炒菜,现在炒菜对他来说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炒的菜好不好吃的问题。刚开始,炒菜味道不咋地,一来二去,有了炒菜经验,熟能生巧,菜品好,量又足,饭馆里吃饭的人与日俱增。饭馆生意红火,这是好事,但老板在半年后,算是人财两空走了。走时,还特意叮嘱唐权,他老婆是个能吃苦的好女人,如果唐权不嫌弃,就把他老婆和儿子托付给唐权了。对于一个见死之人的请求,唐权含泪点头答应了。

老板两口感情深,老板一走,老板娘走不出这个阴影,整日以泪洗面,想把饭馆转给别人干个别的?

唐权知道,老乡两口就是靠着面馆起家的,这个面馆,是他们十年的心血,不能就这么转给别人,转给别人,九泉下的老乡也不会安息。他告诉老乡的媳妇冯苑苑,有他在,这个面馆就要一直开下去。

有唐权撑着这个面馆,有唐权关心照顾着冯苑苑母子,冯苑苑从失去丈夫的伤痛中走出来。在家安心带儿子博博外,就是洗洗刷刷,让唐权每天精精神神,干干净净去面馆,称呼唐权为大哥,唐权称呼她小冯。但有一天,刚学步的博博叫唐权爸爸时,冯苑苑抱住博博哭。正因为哭,是因为冯苑苑想起了逝去的丈夫,冯苑苑一哭,吓得博博也哭。唐权安慰冯苑苑,结果冯苑苑哭着求他,不要嫌弃她们娘俩,一起搭伙过日子行不。

唐权当时没表态,说如果相信他这个大哥,就振作起来,把日子过好喽!冯苑苑含泪点头笑了。

而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唐权叫冯苑苑小苑,冯苑苑叫唐权权哥,而博博叫唐权一会大爸,一会爸爸,但叫爸爸的次数比叫大爸的多。有一天,唐权和冯苑苑忙饭馆生意,博博走出面馆,找不到自家面馆,站在烈日的大街上,哭喊着爸爸,妈妈。唐权出来找,博博看到他,喊着爸爸,扑进他怀抱,紧紧搂住他脖子,说着爸爸我怕!我怕!

就在那一天夜里回到家,唐权答应冯苑苑领证,给这对孤儿寡母一个完整的家。而冯苑苑也是讲情义的人,把博博的姓改着随了唐姓,还想给唐权生个孩子。唐权拒绝了,说老家离婚后有个女儿诗诗,现在算是有儿有女了,不生。

冯苑苑被唐权的有情有义感动,放下过去所有的不悦,与唐权早出晚归经营餐馆,与唐权全心全意过日子。两年后,博博上了幼儿园,房子换了高层,又过一年后,买了私家车,日子似芝麻开花节节高。

又过了八年,离唐权离家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以前一穷二白的唐权,现在有了一套价值六十万的楼房,有了五十万的存款,还有了非亲又胜过亲情的儿子唐博渊,就在一家人准备过春节回老家认祖归宗一趟,冯苑苑却出车祸去逝了。出车祸也赖她冯苑苑,骑个电动车,最后一秒也要抢着过斑马线,结果拐弯的车,一紧张,错把油门当刹车,冲过来,撞得冯苑苑摔出斑马线七八米,当场车毁人亡。

冯苑苑也负有责任,最后肇事司机赔冯苑苑五十万。冯苑苑爹妈是乡下人,也六七十岁了,唐权是个明事理的人,给了老两口十五万,剩下三十五万给博博存了个定期,以备这孩子以后上大学用。

冯苑苑走了,博博嚷嚷不想上学,他要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催唐权带他回老家,他要见自己的奶奶。博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唐权的亲儿子。而唐权也确实把他当亲儿子养,要啥给啥,从没打过骂过,以至于惯得博博没大没小,直呼唐权大名。为这事冯苑苑还批评过唐博渊,别没大没小的,同时也指责唐权,不能这么惯着唐博渊,唐权却说孩子还小,等长大就知道了。冯苑苑还能说什么,但心里高兴,唐权把唐博渊真心当亲生儿子。

冯苑苑的突然离开,让唐权也明白了好多,出来十二年了,他都中年了,老了,老家的妈妈一定更老了,五岁的诗诗也十七岁的大姑娘了,他该回去尽孝,尽责任了。既然儿子博博嚷着要离开,他也再无心思经营这面馆,一狠心把面馆转了别人,把楼房七十万卖了,带着博博,怀揣一张七十万的中行卡,一张三十五万的农行卡,一张四十万的工行卡,坐飞机回老家。为什么坐飞机,一来唐权四十二岁的人了,还真没坐过飞机,二来博博说想坐坐飞机,唐权觉得必须的,不能委屈了这个没了亲爸亲妈的孩子。

下了飞机,打车回家的路上,博博一路问有关奶奶和姐姐诗诗的事。唐权还叮嘱博博,到家别没大没小的,结果这孩子,当着马凤英、杨霞、诗诗直呼唐权大名,太让他没面子。他想训,他妈护,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这会赵仁叔老两口能上家来,唐权觉得二老看得起他,没有嫌弃他,另外杨霞在,他不管杨霞以后能不能与他复婚,他不知道。他就觉的,做人要堂堂坦坦,要敢做敢当,并且他没必要藏着掖着事了,把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苦辣酸甜都讲了,算是给母亲马凤英一个交代,给前妻杨霞一个交代。

唐权讲完,赵仁叔在他肩上拍一把,说做人就要有情有义,做人更不能忘本,既然回来了,就要再次担起这个家的责任,如果想加入合作社,猪场、鸡场、鹿场都欢迎入股。唐权却说,他想承包村子里的土地,搞种植。赵仁叔听了拍手,说这是好事,让唐权讲规划。唐权说,现在村子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家买楼房进城了吧!土地荒废着,还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是老人和留守儿童,还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是女人留守在家,种植单一,一年下来土地上落不了几个钱。他计划把村子里的地以合作社加农户加公司的形式搞起来,一年种两茬葫萝卜,并且是有机种植,不使用任何化肥,就充分利用幸福村猪场、鸡场、鹿场的天然肥料,来种地。再寻找加工葫萝卜汁的公司,在幸福村建厂加工,既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样下去,幸福村不变样才怪。

这个想法,是大胆的,有创意的,有可行性的,赵仁既赞成又支持。见杨霞听了时不时偷眼望唐权,赵仁直接就说杨霞,唐权回来了,你还单着,他再次当征婚人,两人复婚。

唐权却说不急,他要在幸福村干出番事业来再复婚。一是证明给村民看,他唐权回来了,要和村民一起奔小康,二是证明给杨霞看,他不是十八年前的唐权懦弱了,现在有了血性,有了担当。

唐权说完问杨霞行不。杨霞羞的满脸通红,马凤英气得捣一把唐权,说杨霞要不想跟你过,还能单身到现在,还能回这个家。但今儿她把话儿说明了,杨霞和唐权两人各干各的事业,她决不插手,但结婚证必须近期领了,算是彼此给个交代。

陈玉花赵仁老两口,非常赞同马凤英的观点,临走时还叮嘱唐权和杨霞,领了证各自有了交代,孩子们也高兴。唐权答应了。

考虑到诗诗要明早上课,杨霞想赶回市里去。结果马凤英不同意,诗诗也不同意,说明早提前两小时起床,又有私家车,耽误不了上课。

晚上杨霞睡不着,唐权也睡不着,两人都在想十七年前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