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作者:传统历史小宋 | 分类: | 字数:6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六十二章 叔侄不合
李文忠的地位可能占了是朱元璋外甥的便宜,他的功劳却也是自己实实在在拼杀出来的。
文武百官以及天下人都会承认。
他是少年将军,对抗张士诚,攻略江浙
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家乡发生旱灾,瘟疫横行,他的母亲朱氏病死在灾难中。
此时又赶上兵祸连连,两年后李文忠和父亲李贞得知舅舅朱元璋在滁州,就前往投奔。
李文忠到达滁州,见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将他留在身边,并且请老师教他读书。
十九岁的时候,李文忠就开始率领朱元璋的亲军,跟随大军作战了,在池州作战时,攻下了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
二十岁的时候,李文忠随邓愈、胡大海率军进入浙江,攻占建德,开始了自己转战浙江的辉煌生涯。
李文忠镇守建德时,张士诚经常侵扰,李文忠率军两度将其击败,并且攻占分水,打败三溪的张士诚军队,从此张士诚再也不敢侵袭建德等地。
至正二十二年,张士诚趁李文忠被苗兵叛乱搞得焦头烂额的机会,派遣属下十万大军猛攻诸全。
守将谢再兴向李文忠求援,李文忠派胡德济率军救援,但诸全依然危急。
李文忠正处在无兵可调的尴尬状态,正好这时朱元璋派出邵荣率军进入处州平叛。
李文忠趁机扬言邵荣要率大军救援诸全,张士诚军得到消息后,趁夜逃走了,谢再兴和胡德济乘机追杀,大败张士诚。
次年,谢再兴投靠张士诚,李文忠与其在义乌交战,李文忠率军千余骑兵冲破敌阵,大破谢再兴。
为守卫诸全,李文忠在诸全五十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新城。张士诚派遣李伯升率领十六万大军进攻李文忠修建的新城,没能攻占新城。
至正二十五年,张士诚再度派出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部将胡德济建议避敌锋芒,坚守营寨,等待救援大军。
李文忠不惧敌人的数倍兵力,以徐大兴、汤克明等统率左军,严德、王德等统率右军,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冲锋在前。
次日决战时,浓雾弥漫,待雾气稍散,李文忠就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手执长矛奔驰而下,直扑敌军中军主力。
张士诚军的精锐骑兵将李文忠团团围困,李文忠披坚执锐,左冲右突,杀敌甚众,所向披靡。
大军主力乘势进攻,张士诚军队顿时溃败,李文忠追杀敌军数十里,斩首数万,缴获粮草辎重无数,李伯升仅以身免。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大军讨伐张士诚,李文忠受命进攻杭州,以牵制浙江的敌军。
李文忠率军先后攻克桐庐、新城、富阳,余杭、杭州主将相继投降,自此李文忠平定浙江,升任浙江行省平章事。
率军征讨北元,战功赫赫
洪武二年,李文忠跟随常遇春出塞作战,兵进元上都,吓跑了元顺帝。
不久常遇春突然猝死在军中,李文忠接替指挥军队,协助大将军徐达攻打庆阳。
李文忠率军到达太原的时候,得知元军围攻大同,于是率军出雁门关,进兵马邑,击退北元军队。当时遇上雨雪交加的天气,李文忠坚持让军队前移五里,据河坚守。
元军夜晚过来劫营,李文忠凭借险地将其击退,天亮以后,大队元军到达。
李文忠以两营兵力迎战元军主力,待敌军疲惫后,率领精锐出击,前后夹击,大败元军,俘虏元军将领脱列伯,俘虏斩杀敌军万余人!
洪武三年,李文忠被任命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路北征。
李文忠率十万人出塞,攻占兴和等地后,驻军开平,得知元昭宗新立。
李文忠率军星夜兼程,奔赴应昌,元帝逃走,其嫡长子等后妃官员,数百人被俘虏。
李文忠率军经过兴州时,俘虏北元国公江文清等人,降服三万七千人。
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此次北征,李文忠功劳最大。
同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被封曹国公。
洪武五年,李文忠再度以左副将军身份北征,直接进攻到和林,进至胪朐河,元军逃跑。
李文忠将辎重交给后军将领,自己率领主力,每人携带二十天口粮,追击元军主力。
追至土剌河,遭遇敌军,李文忠率军进逼,元军退却。
最终两军在阿鲁浑河交战,李文忠的马被射中,他就是手持短兵作战,部将李荣将自己的马交给李文忠,李文忠上马再战,殊死拼杀,最终击败敌军,俘虏敌军数以万计。
在明初的将领中,李文忠是仅次于常遇春的猛将,南征北战,功勋卓着。
曾经朱元璋令他跟自己姓朱,最后因为屡立战功,获准恢复本姓“李而且他也是一位硬生生把自己拼成官二代的人物,洪武元年,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因为经常接济朱元璋家里,获封恩亲侯。
但是因为此后李文忠战功彪炳,洪武三年,生生把老爹的侯爵,提高到了公爵,获封曹国公,李贞死后,被追封为“陇西郡王”,李氏一门在明初显赫一时。
陆仲亨疑惑:“李国公虽猛,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你要知道,我们困不住他的。”
“这家伙性格爆裂,远远不是寻常人能拉拢的。”
李善长:“谁说我们要拉拢他了,换个思路,我们拉拢不了,难道皇上就拉拢的了?”
“实话告诉你。”
“皇上现在已经和李文忠出现了隔阂。”
“只不过你们没有看出来而已,而我却刚好看出来了,我还看出来皇上已经对李很不满了。”
这…
这怎么可能。
陆仲亨满脸不可置信:“李文忠可是他的亲侄子,亲的不能再亲的那种。”
“什么徐达,李善长,常遇春都不如李文忠与皇上亲啊,再加上他确实为了国家效力,出生入死,在所不辞。”
“而且身居高位,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职位。”
“还体贴下属,从来不欺负弱小,也不惹事生非,这样的人皇上怎么可能会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