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作者:传统历史小宋 | 分类: | 字数:60.3万

第二百四十六章 提问

书名: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作者:传统历史小宋 字数:2217 更新时间:2025-01-24 02:01:10

你就比如说二战时期当时的北非,非洲的隆美尔军团和蒙哥马利展开对决,蒙哥马力到了之后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部队每次这个卫生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所以他亲自下令,命令英国军队解决自身的卫生问题,并且还从国内特制的一批简易的马桶。

然后带到了英国阵地面前,针对英国士兵的大小便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反观非洲的隆美尔,就完全没有在这个东西上面细究。

朱标讲解完毕接着说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说出你们想说的,我们的队伍才会更加的团结。”

有人站出来:“报告。”

“请讲。”

“有人说元人只是暂时的没落,将来有机会他们还会卷土重来。”

“请问我们要不要害怕蒙古人。”

朱标对他的问题表示同意。

“你这个问题很好。”

“元人,说实话就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人。”

“但是在我看来匈奴是不真的强。

看西汉初的史料我们会很奇怪,为什么朝中大臣又看不起匈奴,又说匈奴很厉害?

其实我们划分一下派系就明白了

反战的人说匈奴厉害,高皇帝那么牛波,还不是被困在平城?

你们几个小瘪三还能比高皇帝厉害不成?趁早洗洗睡吧,别一天到晚想着打匈奴了。

主战的人说匈奴很弱,特别是贾谊和晁错。

贾谊在《新书》中称匈奴人口顶多三十万,五丁抽一也才能出六万骑而已,这种小卡拉米都不值得咱们出手。

晁错则在上疏中说匈奴无非就是耐力强,正面跟汉军打就是以卵击石,只要匈奴敢跟咱们碰,比打儿子还简单。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李敢数十骑便可以贯穿匈奴大军。

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匈奴最后发挥自身的优势,只射箭不交锋,张骞又失期不会,李广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但我觉得这表达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匈奴确实无法与汉军正面交锋,就像晁错说的,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而晁错这话还是说给汉文帝听的,说这话的时候估计距离刘邦去世也就三十年左右,三十年就能让汉国的军事科技取得飞跃式进展?

匈奴是强,因为冒顿、老上、军臣都是明主,你别以为南边的西汉是几代明君,北边的匈奴也是一样的。

实际上汉七年的汉匈战争,就是刘邦拿回地盘,冒顿获得与汉国通商联姻的机会,双赢局面。

刘邦会被拿出来当反面教材,就是因为反战的人要找个由头。

倘若当时的汉真不如匈奴,那贾谊和晁错两个人岂不是谄媚的奸佞?

就像司马迁在《匈奴列传》中写的求一时之权幸的小人?

后面文景二帝就着重于削藩了,看文帝上位第四年和他死前一年对匈奴的态度就知道了。

孝文帝四年匈奴入寇,派遣丞相灌婴将骑兵八万五千出击,刘恒至代郡,想玩一出亲征匈奴,结果刘兴居反了,于是让灌婴撤回来了。

孝文帝后六年匈奴入寇,刘恒让将军屯兵云中、北地、句注山、飞狐陉,雁门郡呢?不守了。

所以我想说两件事

第一刘恒早就想亲自刀劈冒顿了,但更重要的是集权,他从准备御驾亲征到弃守雁门,这是他心态的转变,他知道匈奴并不是帝国最大的问题。

第二.西汉外战最耻辱的时期就在文帝时,匈奴大入萧关、弃守代地。

但为啥大家喜欢宣传白登之围?

因为刘邦太出名了,噱头太足了。

人家季布的意思是,人家高皇帝那么牛都被围在平城,你樊哙什么东西也吹这个牛,你比高皇帝还牛啊?

经过刘邦、刘恒、刘启三个时期的集权,没有后顾之忧的刘彻就可以对匈奴重拳出击了。

那么我们为啥匈奴感觉比突厥强?

还是因为为了吹捧刘彻和霍去病,何种无底线的造谣。

孝文帝四年可以发八万五千骑兵击匈奴的汉国缺马,有趣吧~

刘敬说冒顿雄才大略,不会臣服于他人,咱们应该玩和平演变,嫁个公主过去,教他们礼仪,等冒顿死后。

上任的单于跟咱们差着辈分呢。

这玩和平演变的毒计,宣传成了屈辱,有趣吧~

汉三年的荥阳东之战,灌婴就能率领突骑大破楚骑兵。

《孙膑兵法》中的骑兵十法就包含数种突击之法。

《六韬》中就写着骑兵突击敌阵。

可有些人偏要说是霍去病发明了突骑的玩法,有趣吧~

只能说不管是匈奴还是突厥都强盛过,但面对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原帝国,他们都只能被拷打。

我觉得他们是差不多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区别,但地位是一样的。

朱标义正言辞:“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害怕他们。”

“那群人也是人。”

“大家都是一样的,你们没必要害怕。”

此时有人站起来:“请问安禄山为什么会造反呢。”

这个问题很无所谓。

实际上是我在水字,并不是我故意水。

而是因为我这两章被封了。

没办法辛苦打的,怎么也不解封。

只能水了,抱歉。

朱标:“说起安禄山为什么会造反,你们知道一首诗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贺知章写的。

唐朝武将的晋升之路是这样的。

从良家子从军--有战绩提官--继续领兵战绩彪炳--入朝廷为官。一般都是为副宰相。

但是贺知章和杨国忠他们干了一件事。

打压武将。

结果成功了,当时边塞宿将被他们一一搞下去。

甚至叫出来:粗野武夫也配和吾等同殿为臣的说法。

文人大胜利,众正盈朝。

边塞军事将领和本地的军人十分不满。

论起科举,我们这些武将后人没有家学传家,也没有姻亲关系能四处行卷。

从此就是文人的奴才了。

所以北方反了,但是也失败了,从此武将再也没有起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