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作者:传统历史小宋 | 分类: | 字数:6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弹劾
第168章 弹劾
而是一个穿着大红色官服,头戴乌纱帽的中年人。
这是?
难道这就是大明的皇帝。
众使臣说着广西老表的口腔,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座上的胡惟庸意气风发的站起身:“众卿平身。”
“哈哈哈。”
他终于体会到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太美妙了。
这就是权力带来的美妙。
众生叩首的美妙。
……
与此同时,占城国进入中书省的事情,第一时间汇报给了宫里头。
朱元璋铁青着脸,腮帮子咬的直动,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标儿,可以收网了吗?”
朱标摇摇头:“还不行,还缺个时候。”
“不过礼部和汪广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两个人一个丧尽信心,毫无斗志,一个阻碍教育,与胡惟庸狼狈为奸,不可留。”
“而胡惟庸还缺一点引线,不着急。”
朱元璋“嗯”了声:“那就先捞上来几条鱼吧。”
第二天…
承天门听政…
文武百官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
九月份天有了些凉气。
多事之秋。
处处散发着悲凉…
已经是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的央郡手持崭新牙牌直接插队把前面汇报的官员赶了下去。
朱元璋看着他:“大胆央郡,为何这么不懂礼貌啊,亏你还是礼部,懂不懂先来汇报。”
“你的牙牌换新的了?”
央郡先行礼:“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卿家但说无妨。”
“臣要弹劾中书省左丞,右丞,礼部尚书欺君罔上胆大妄为,可诛九族。”
什么?
现场顿时爆炸了。
这家伙疯了吗,竟然敢同时弹劾三位顶级官员。
他不要命了吗?
朱元璋大怒:“放肆,谁给你的勇气。
连你的顶头上司都弹劾。
下一步你是不是还要弹劾朕啊?
再说了,你是御史吗。
你有什么资格弹劾?”
央郡直接跪了下来:“臣就算死也要弹劾他们。
皇上,就在昨天,占城国使臣进贡,却被中书省截胡了,老天爷啊,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国使臣进贡,礼部不汇报,中书省面见,如果是这样。
那还要臣干什么。
要皇权干什么。
所以臣必须要弹劾。”
朱元璋想了想,看向胡惟庸:“斯祥,有些事吗?”
“朕怎么听的云里雾里。”
“占城国使臣来了?”
胡惟庸上前作揖:“回皇上话,针对这个问题啊,我们要紧抓危害性,提高自觉性,提升主动性,紧跟时代性。
认识艰巨性,做到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为难,不罢手,从多层次,多方面,多元素,多措施,找准出发点,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关键点,来解决问题。”
“这件事臣一直在关注,并且深刻反省。
确保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朱元璋听完,发现还没有自己放屁好听。
他缓缓的站了起来。
阳光将他的背影映射很高很大,就像一尊巨人。
胡惟庸这才感觉到两者的差距,因为就在昨天他也是这样看向下方
但是却没有朱元璋的气势。
这个男人太可怕了。
太强大了。
“斯祥啊,你这么回答让咱有一点小小的失望了。”
“针对这件事,让咱想起个笑话,说是:一位地主每天都给门口乞丐钱,后来呢,地主成家了,给的少了。
乞丐追问为什么。
他答:“成家了,有孩子要养。”
乞丐怒斥:“你居然敢用我的钱来养你的家人!”
这说明什么。
咱们对你们太好了啊。
龙吟响彻广场,伴随着哗啦啦作响的旗帜。
现场顿时跪了一片。
“陛下息怒。”
胡惟庸看着周围都跪了,他也只好不情愿的跪了下来。
朱元璋随后说道:“针对占城国使臣进贡之事,由御史台,刑部严查。”
“务必尽早给朕一个答复,不得有误。”
御史台和刑部?
为什么没有大理寺,难道不是三司会审吗。
只有站在龙座旁边的朱标知道。
朱元璋这是在保大理寺卿吕本,也正是太侧妃吕氏的父亲。
吕本是凤阳寿州人,和朱元璋是老乡,据传为南宋降将吕文焕的后人。
吕文焕我们都熟悉,坚守襄阳,与元军对峙长达六年之久。
后因兵尽粮绝而投降元朝,最后官至江淮行省右丞。
吕家后人借着祖上的恩荫,倒是在元朝一直都有官做,比如吕本就是元帅府都事。
元末天下大乱,南方的各路义军,北方的元朝军阀,大家各自内战,倒也南北分明。
吕本则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了朱元璋阵营出任掌文书事务的中书掾史,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的。
建国以后,吕本出任中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均四月升任刑部侍郎。
期间当了不少官,甚至坐上了吏部尚书这个位置。
最后在大理寺(最高法)坐上了正卿。
朱元璋不让吕本参与其中。
是因为这次会审是个死局,谁卷进来,谁就难逃其咎。
朱标感叹,看来朱元璋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
不舍得动吕本。
“听到没有。”
龙吟如同雷击声在广场炸开。
“臣等遵旨”
这一天京师震动,无数官员每天泪流满面。
他们能感觉出来,皇上这是要大开杀戒了。
从这天开始,宫里再也没有了动静。
官员每天上班,全家要给他举办葬礼,哭爹喊娘的,似乎这一刻就要天人永隔了。
等到傍晚妻子孩子守在门口。
看到夫君父亲迈着疲惫的步伐映入眼前时。
一家人又是哭又是笑。
感叹又活了一天,值得庆祝。
酒楼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因为很多官员都把活着的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
索性吃好喝好再走。
胡惟庸也感觉出来了。
皇上之所以当场没有拿下他,应该是怕了他。
或许自己拉的人太多了。
朱重八应该为难,不可能都办了吧。
所以他害怕了。
但是又下不了台,所以要找个替罪羊。
该找谁呢。
陈宁和涂节不行,朱梦炎倒是可以。
但是没有了他,将来自己登基,谁来为自己正名呢。
找谁呢。
对了。
汪广洋那个废物不是也参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