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开局捡到八岁始皇帝

作者:猫熊是我 | 分类: | 字数:98.5万

第93章 右相冯去疾,廷议

书名:大秦:开局捡到八岁始皇帝 作者:猫熊是我 字数:3755 更新时间:2025-02-13 02:02:31

第94章 右相冯去疾,廷议

咸阳,章台宫。

此宫位渭河以南,大的政治活动多在此举行。秦灭六国之时,会将各国王宫同比复刻至咸阳,而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周回三十里,东西三十六丈,深十二丈。

放眼望去,章台宫位于百层阶梯之上。墙高门伟,冀阙之上还有玄鸟雕像栩栩如生,看上去高耸雄壮,无比壮观。两旁还有大量的皮甲卫士,皆持铍戟。微风吹过,肃穆的旌旗随风飘动。

主殿壮丽非凡,足足有百二十根圆柱支撑穹顶,每根圆柱皆需二三人方能环抱。杏木铺设而成的地板,一尘不染。门户上镶嵌有美玉,横梁圆柱上皆刻有山川图案。皇帝凡目之所及,便是天下版图!

左右两侧摆放有一排排的青铜编钟,微风拂过则会发出些许声响。殿内入眼皆是黑色,庄严肃穆,廷臣百官无人发出声响。同时还有御史手握玉圭一一检阅,若有官吏不合礼节的则会记下名字,同时赶出主殿!

文臣以丞相为首,位列于东面向西。排在首位的便是右丞相冯去疾,手握一尺二寸紫玉圭。头戴委貌冠,玄端素裳,金印紫绶。须发皆白,脸上皱纹如同沟壑。正坐在前,神色从容。再往后便是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宗正等卿。

武将则是列西面东,同时以爵位分高低。今日位居首位的则是武信侯冯毋择,昌武侯公孙成,他们都是伦侯也就是关内侯。大庶长杨端和,屠睢赵佗任嚣等人。皆着绛服,戴鹖冠。

这时候文武分的并不细,只是根据官职爵位而有些区分而已。就比方说内史腾,他现在就居文臣,但人家当初实打实的带兵灭韩。

即便是冯去疾年轻时照样能骑马御车,拔剑杀敌。冯氏一族在秦廷的地位也是相当的高,甚至隐隐有和王氏抗衡的姿态。

冯去疾不必多说,居右丞相,乃百官之首。其弟冯毋择因军功而拜爵为伦侯,地位超然。其子冯劫担任御史中丞,负责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命御史按章纠弹百官。虽是御史大夫的属吏,但权利极大。用不了多久便能升任御史大夫,那冯氏地位就更加牢不可破。

王氏急流勇退后,皇帝也有意扶持李斯。诸男皆尚公主,女悉嫁诸公子。长子李由年纪轻轻就已担任三川郡守,假以时日就能担任内史乃至三公!

冯去疾位居首位,缄默不语。今日朝会皇帝依旧不在,他已知道皇帝在沛县的事迹。目前对外宣扬的消息是皇帝还在南郡,再过几日就会回至咸阳。

就目前来说,皇帝返老还童这事应当是真的。首先是皇帝的亲笔诏书,绝不会有错。还有长公子扶苏也来了密信,确认无误。昨日王贲王离也已秘密回至咸阳,他暗中派去的亲信带回来了封他的密函,向他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若非王贲所言,他还真不信!

好好好,皇帝玩的是越来越花了!

返老还童这事就够离谱的,更离谱的是皇帝摇身一变成反贼了,大有要带领反贼杀进咸阳的架势。还有长公子扶苏,竟然成了个教书先生?

他起初都不敢信这些事是真的,甚至怀疑是李斯与王贲勾结,然后软禁了皇帝,为的就是回咸阳夺权。可现在李斯化身为李黑,就这么留在了东武县负责策应,这tm夺什么权?

只能说……天秀!

不过,那曹秀确实是能人。虽说是个反贼,但确实有奇才,也难怪皇帝会起了惜才之心。比方说所献奏疏,他也看过。平准均输之策若能实施,必定能令各地受益。黔首大熟时粮价便宜,平准仓就花钱收粮稳定粮价。若有天灾人祸,平准仓就开仓放粮。

本来他这些天都在琢磨此事来着,想着让皇帝施行此策。毕竟秦国各地其实都修有粮仓,直接以当地粮仓作为平准仓稳定粮价就行。

结果倒好,前些天又整个造纸术?!

用桑麻麦皮就能写字?

薄如蝉翼,与绢帛等重,价钱却仅仅只有竹简的一半。这样的好东西,肯定得大肆推广。或许真的不利于储存,但重要的文书完全可以继续用竹简储存。像寻常的文书,则能用麻纸而书,这能省多少钱?!

皇帝目前也已下诏,此事交由少府亲自处理,同时令各郡考工室开始仿制。两个月内,他要看见各郡以麻纸而书的奏疏!

这些事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除开三公九卿外,也就内史上卿等人知晓。像剩下的博士郎官,压根就不知情。皇帝是下了死命令,他返老还童卧底于反贼的事绝不能透露。谁若是敢泄露半分,夷三族!

……

朝臣们左右环视,皆是不语。

最后,还是大胡子屠睢走出。屠睢昔日于蜀地操练楼船之士,伐楚时在后方运输粮草,精通水战。他的性格豪爽喜好结交朋友,有些莽撞冲动,今年已有四十来岁。现担任九卿中的卫尉,爵至十六级大上造也就是大良造。

“诸公皆知睢的性格,睢便直言不讳。”屠睢抬手面相朝臣,认真道:“如今南郡驻守有数十万大军,只待南征。上已出南郡,过些天则至咸阳。睢以为当趁还未秋收征调民夫为徭,同时运送粮草至南郡,以此为南征做准备。”

“佗附议!”

“嚣附议!”

“……”

诸多武将纷纷颔首附和。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提前运送粮草,也是理所当然。

屠睢对南征之事还是很看重的,他知道他能否爵至伦侯乃至彻侯,就看这南征是否顺利。为此他甚至是立下了军令状,三年内必定平定百越。所以皇帝才委以重任,将南征上将军的位置交予他。

这事他已数次提及,但都被否了。因为皇帝目前还未下令,也不着急这几天。若是皇帝突然变卦,那他们此举就等同是逼着皇帝南征。或许皇帝明面上不说什么,但以后也甭想再受到重用。

况且……

冯去疾依旧正坐于前,轻轻挥动玉圭,淡然道:“屠公莫急,再等几日也不迟。”

现在秦廷之上的都是三公九卿,也是皇帝的心腹重臣。像赵高和博士之流,压根连进来的资格都没有。毕竟皇帝还未回来,他们也没必要参与廷议。

“还要等?”屠睢的火爆脾气顿时就上来了,强忍着怒气道:“陛下如今远在泗水郡,只是明面上说要回来。为了南征,数十万人足足准备了三年之久,吾等应当早做准备。”

“上返老还童,或许会有变动。”

“丞相!”

屠睢也是急眼了。

他虽然莽撞,但又怎会不明白?

先前火急火燎的南征,那是因为皇帝年纪大了,想在有生之年看见秦国荡平四方教化天下。任谁都看的出来,南征这事急不得,必须得早做准备。毕竟是灭六国后的首战,若是战事失利定会酿成大患。

可现在呢?

皇帝返老还童了!

那肯定得准备的更周到!

就算浪费些时间,皇帝也不会在意。

屠睢正准备据理力争时,宫廷大门却是随之打开。而后就瞧见王贲头戴委貌冠,腰间佩剑,神情冷峻。走进后,宫门则由卫士再次合上。

“通武侯!”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解,毕竟王贲回来的消息只有少数几人知晓。瞧见他出现在秦廷,自然都很诧异。要知道王贲自从告老归乡后,已经有许久未曾参与廷议。

“通武侯。”

冯去疾主动抬手示意。

“丞相有礼。”王贲抬手回礼后,便站在了帝榻陛下,转过身来面相所有廷臣,“诸公皆是秦廷肱骨,老夫便不卖关子了。老夫今日来此,乃是传上诏。制曰:暂缓南征,确保粮道,与民休息。”

话音落下,众人脸色都变了。虽说很多人都已猜到,可听王贲说的后,一时间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特别是屠睢,更是老脸涨红欲言又止,就好像是吃了好几只苍蝇那样难受。

“通武侯,并非佗不信你。”赵佗向前踏出半步,无比笃定道:“南征之事准备三年之久,怎会说暂缓就暂缓?无凭无据,这让吾等如何信服?”

秦廷之上也算是言论自由,正常情况下就是小小的博士都可以跳出来质疑皇帝的决策。秦始皇素来大度,也不会加以干涉,反倒是很赞赏这种行为。作为皇帝,他则会挑选出最优解。若是秦廷上下就一种声音,那距离灭国也不远了。

“凭据?”

王贲向前踏出半步,伴随着铿锵声响起,太阿剑随之出鞘。此刻他是右手太阿剑,左手玄鸟玉符,“制曰:凡不从者,诛之!”

赵佗顿时咽了口唾沫。

看来,皇帝是心意已决啊!

太阿剑和玉符皆是皇帝的信物,像玄鸟玉符更是会随身佩戴,而太阿剑则由专门的人看守。交予王贲也是信任他,毕竟王翦也还在皇帝身边,不必太担心。

“陛下为何会改变心意?”

屠睢还是有些不死心的开口询问。

“此事可就说来话长了。”王贲露出抹笑容,“除开陛下返老还童外,还因为遇到了反贼。那贼子透露了些许消息,说要联合六国余孽,趁着吾秦南征时在暗中捣乱。截断粮道的同时,还会相助越人。若不能速胜,秦国就会深陷百越泥潭!”

“原来如此……”

屠睢怅然的低下头来。

这些事他们先前也曾考虑过,但想的是那些六国余孽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况且秦国出动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同时南征,要拿下百越还不是轻而易举?

“诸公其实不必失望。”王贲负手而立道:“虽说是暂缓南征,但上意是准备对北方匈奴动手。为了师出有名,还需诸公相助。令太史胡毋敬观天象卜卦,再命燕齐方士出海……”

王贲慢慢把计划和盘托出。

“亡秦者,胡也?”

饶是冯去疾都瞪着眼,满脸错愕。

“这些是何人所想?”

“沛县,曹秀。”

“又是他?!”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无比诧异。曹秀的事迹他们自然都听说了,同时也知道皇帝留在沛县,为的就是他。想的是找机会,将曹秀这一奇才策反。

屠睢则是脸色铁青。

连带着赵佗等人也都很不满。

全都怪这曹贼!

若非如此,南征就定下了!

根据史记记载来的话,其实这时候冯劫就是御史大夫。但这时候真正的右丞相是隗壮,只是猫熊为了剧情所以改成了冯去疾。如果全按史记来的话,那么冯劫的职位还在冯去疾之上。所以这里修改了下,将冯劫的职位安排在御史中丞,相当于是御史大夫的属吏,望周知~